金属桌两侧,三方人员依次就位。
左侧,东协安全局的特工背脊挺直,指间捏着圆珠笔,笔尖悬在笔记板上。
右侧,东京警视厅的渡边警司将随身记事本平放,目光冷静而锐利。
中央偏后,军方的刘华中校穿着沾着异世界泥土的迷彩作战服,臂章的颜色在冷光下略显暗沉。
桌中央嵌着一台翻译终端,外壳干净得反射出灯光,屏幕上语音波形与字幕实时闪动。它连接着被命名为“长征”的人工智能——既是翻译,也是记录者。
对面,帝国军前线指挥官——督尉尼卡拉·奥利瑞昂,双手被束缚在椅子两侧,身上的盔甲早被剥去,只剩战俘营发放布便服。脸上仍留着风霜和血痕,眼神在三人之间来回游移,像在衡量谁才是这里真正的主宰。
第一轮问题,开门见山。
东协特工的声音沉稳而冰冷:“‘门’是什么时候开启的?它是否会关闭?”
“长征”用流畅的帝国语复述,音调平稳得像一面镜子。
尼卡拉眉头紧锁,喉结滚动了一下,仿佛在权衡词句。
“门……乃诸神赐予。每数百年开启一次。”他停顿片刻,又加了一句,“历史上每次开启,至少会持续数十年。”
字幕迅速滚出译文。渡边警司眯起眼,记录下“诸神”一词,心里却清楚——这很可能只是神话化的说辞。
第二个问题也是由特工提出:“你们是什么人?你们的国名,你的身份。”
尼卡拉抿着嘴,似乎对“国名”二字有一瞬犹豫。最终,他像吐出石子般回答:“瓦尔滕帝国陆军,前线指挥官,督尉尼卡拉·奥利瑞昂。”
刘华中校的目光微微一凝——这个军衔和位置,足以让他接触到一部分战术部署。
随即,他直接接上第三问,语气带着军人的干脆:“帝国军在你们本地的部署情况。”
翻译出口,尼卡拉的眼底闪过一丝本能的戒备,双手在束缚中微微收紧,像要抓住一件不存在的武器。
“你们已经打到了边境,部署必然会变动。”
刘华中校的声音沉了半度:“说你知道的,我们不会为难你。”
尼卡拉抿了抿唇,终于低声道:“彼界之门位于帝国西北,多山。帝国军会依托山脉建立防线,可能部署弓弩与魔导炮。其余……我不知。”
第四个问题,特工换上了近乎平和的语调:“你所知道的帝国政治体系与社会结构。”
或许是这份语气让尼卡拉稍稍松弛,他的声线低沉下来:“陛下统御元老院与诸侯……边境由领主与骑士守卫,城邦缴税换取庇护。”
渡边警司忽然插入问题:“你们世界的植物和动物,尤其是可食用的。”
尼卡拉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话题会跳到这里。
“北地有雪麦,南方河谷种黑豆,森林有兽,大河多鱼可食。”
他缓缓回忆着,抬了抬下巴,甚至还有力气自嘲一句:“你们或许该找个农夫问问。”
他的调侃没换来笑声,反倒让军方和渡边几乎同时低下头,将这些细节记录下来——这类信息,正是“神农计划”所需的原始样本。
第六个问题直击重点:“你们的武器金属与木材,性能远超我们预期——为什么?”
尼卡拉皱眉,脸上既有骄傲,也有不解:“这……我不知道,历来如此,没有什么特殊的。”
字幕闪动,三人几乎同时对视——很可能,答案埋在当地的矿藏与资源中,而眼前的人并不具备深入的技术知识。
特工敲了敲手中的写字板:“最后一个问题,尼卡拉先生,关于‘魔法’和‘魔导科技’,你知道什么?”
尼卡拉沉默了几秒,像是在权衡措辞。他只是个在前线待了大半辈子的军人,从没接触过帝国上层那些真正的秘辛。
“我只知道……那东西不是我们士兵能碰的。”他摇摇头,声音带着沙哑的疲惫,“魔法……就像一门古老的兵器学,但它依赖的不是火药或钢铁,而是某种你们看不见、摸不着的力量。
“施法的人——我们叫他们‘术士’或‘巫’,通常穿着长袍,身份高贵,不会和我们这些泥腿子接触。”
他顿了顿,眼神飘向墙角。
“至于魔导科技……那是魔法和工匠技艺的结合,把咒式、魔力水晶和齿轮、蒸汽机拼在一起,造出来的东西既能像武器,又能像机器。比如魔导炮、飞空艇,还有一些我们看不懂原理的测距仪。前线士兵只负责用,不负责懂。”
东协的情报官在一旁低声补充给同僚——他们的笔记中,“施法者”这一词汇被标为高危单位,推定类似于极高威胁等级的特种兵,但其作战方式不依赖常规物理武器,而是通过未知能量实现攻击、防御或大范围干扰。
尼卡拉似乎意识到自己已经说得够多,更大幅度的摇了摇头。
“我知道的就这些了,情报的事,去问那些魔法师,或者你们自己去抓一个活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异世界传送门,但是烈焰升腾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异世界传送门,但是烈焰升腾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