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内的人比往常多。几名学生拿着手机拍摄,讨论着最新的试验。
一位讲解员对他们说:“那时候,我们掌握了全世界最先进的火箭技术。”
学生问:“那为什么现在是他们先做出来?”
讲解员沉默了一下,说:“因为我们走了一段弯路。”
电视新闻里传来主持人的总结。
“本次引力推进系统的主要技术突破来自东协的科研机构与南洋理工的联合实验室。苏俄航天局目前未公布参与计划。”
这句话在苏俄内部引发了不小的反响。
不少评论员在电视上谈论起过去的荣光——从加加林到和平号,从拜科努尔到火星探测——可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如今的苏俄在太空竞赛中已经退到第二线。
广播里响起熟悉的音乐,是当年“联盟号”发射时的庆祝曲。
老工程师坐在窗前,手指轻敲桌面。
他看着窗外灰蒙的天空,仿佛仍能看到当年火箭升空时的火焰。
但现在,夜空中唯一清晰可见的,是那道从东方升起的银线——轨道电梯的反光。
莫斯科的街头恢复了平静。
雪花飘落在人行道上,电车的铁轨反射着冷光。
一家咖啡馆的电视机还在播放新闻,主持人用俄语重复那句话:“人类正式具备了走出摇篮的能力。”
“可我们已经不在摇篮里了,我们只是没跟上。”
发言者身旁的朋友点了点头,举起杯子,望向窗外。
“但我们会跟上的——因为这个伟大的国家回来了。”
远处的红场上,列宁墓前的旗帜无声飘动。
东协新闻频道的画面再次切回演播室。
“……根据指挥中心的声明,星船一号的试验标志着人类首次在引力场层面实现可控推进。这一成果不仅将彻底改变航天技术,也将重塑地球与轨道的关系。”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能永远呆在摇篮里。”
主播顿了顿,接着念出最后一句——
“今天,我们可以宣布,人类正式具备了走出摇篮的能力。”
这句话被多家媒体引用。几乎所有频道都在滚动播放。
地铁屏幕、机场候机厅、城市大厦外墙的巨幕都同步更新了同一条标题。
整个夜晚,全球的社交网络都被这条消息占据。
人们上传截图、视频、评论;新闻机构连夜采访科学家;中学课堂上临时更改了课程主题。
有的城市在街头举行了简短的庆祝仪式,学生挥舞旗帜,音乐从广播中传来。
在旧金山重建区,一名修理工抬头看着墙面大屏幕,上面那句话被反复播放。
与此同时,星环空间站依旧在轨运行。
它的灯光从地球夜空中可见,有人在城市的高楼顶层举起望远镜,看那道微弱的亮线正从地平线升起。
新闻节目还在继续更新细节,卫星数据、轨道轨迹、航天员名单都在屏幕上滚动。
在巍京的新闻编辑室,一名年轻记者抬头看着墙上的世界地图。
这里是为数不多的还在制作纸质报纸的地方。
他轻声对同事说:“也许这是我们真正进入太空时代的那一天。”
“历史会记住这一天。”
“记住摇篮曲结束的这一天。”
打印机还在嗡嗡作响,新闻标题在白纸上逐行出现——
“告别摇篮。”
喜欢异世界传送门,但是烈焰升腾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异世界传送门,但是烈焰升腾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