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师傅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决心:“是这样,我有个小孙子,今年六岁了,到了该启蒙的年纪。我看您这新学堂条件这么好,赵夫子又是个有学问的,不知……不知能不能让这孩子来您这儿读书?”他说着,声音越来越低,眼神里满是期待,又带着些不安,“我知道这可能给您添麻烦,您要是觉得为难,就当我没说……”
“曲师傅哪里的话。”沐熙打断他的话,脸上露出爽朗的笑容,“您为这工坊、这学堂操劳这么多,别说一个孩子,就是十个八个,我也欢迎。”她看着曲师傅瞬间亮起来的眼睛,补充道,“等学堂建成,您直接带孩子来就行,束修也不用。”
曲师傅愣了愣,像是没反应过来,过了好一会儿才明白沐熙的意思,激动得连连作揖:“县主,您真是大善人!我……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谢您了!”他的声音有些哽咽,眼角的皱纹里似乎藏了些湿润的光,“我那小孙子,打小就喜欢跟着我看图纸,还总问我‘爷爷,这字怎么念’,以后能在您这学堂里读书,定是他的福气。”
沐熙连忙扶住他:“曲师傅快别这样,您为我做了这么多事,这都是您应得的。”她看着曲师傅激动的样子,忽然想起什么,“对了,萧墨尘前几日说,工坊旁边那片地,除了建学堂,剩下的还能盖几间房子,若是有人想在这儿安家,随时可以找他商量。”
曲师傅眼睛一亮,猛地拍了下手:“哎呀,县主您这话说到我心坎里了!”他脸上的激动还没褪去,又添了几分期待,“我正琢磨着,等学堂建好了,就找萧世子买块地,在这儿盖间小房子。这样一来,我孙子上学方便,我平时来工坊和学堂看看,也近得很。”他转头望向工坊外那片空地,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家那间小院的模样——院子里种上几棵桃树,窗下摆个石桌,傍晚的时候,孙子放学回来,就能在院子里背书,他则坐在旁边,给孩子削个木头小玩意儿。
“那可太好了。”沐熙笑着点头,“到时候您盖房子,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
曲师傅连连点头,又低头看向桌上的图纸,手指在“夫子休息室”那处停留了片刻,忽然开口:“县主,您这图纸上的休息室,我看尺寸挺宽敞,不如再加个小书架?夫子们备课的时候,也能放些书。”
沐熙眼睛一亮:“曲师傅这个主意好!我怎么没想到。”她从袖袋里取出一支炭笔,在图纸上轻轻添了几笔,“那就麻烦您了,书架不用太大,能放几十本书就行,材质用和桌椅一样的松木,孩子们不小心碰到也不会受伤。等学堂扩建完,到时候把旧学堂改成夫子们的住处。”
曲师傅接过图纸,小心翼翼地卷起来,揣进怀里,像是揣着什么稀世珍宝。“您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他挺直了腰板,原本有些佝偻的背似乎也舒展了不少,“我这就回去和小子们说,明天一早就开工!争取在六月前把学堂盖好,让孩子们夏天就能在新教室里读书!”
沐熙看着他精神抖擞的样子,忍不住笑了。风从工坊的窗户里吹进来,带着外面槐花香,也带着曲师傅身上淡淡的木屑味,混合成一种温暖而踏实的气息。她转头望向远处的村庄,炊烟已经升起,袅袅地飘在天空中,和工坊上空的云连在一起。
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沐熙抬头望去,只见萧墨尘骑着一匹白马,正朝这边走来。他穿着一身月白色的锦袍,腰间系着一块墨玉,阳光落在他身上,勾勒出挺拔的身影。走到近前,他翻身下马,将缰绳递给旁边的随从,走到沐熙身边,目光扫过桌上的图纸,又看向曲师傅,笑着问道:“看曲师傅这神情,是学堂的事谈妥了?”
曲师傅连忙点头,脸上的笑意藏都藏不住:“托世子和县主的福,不仅学堂的事妥了,我小孙子以后也能来这儿读书了!我还打算在这儿买块地,盖间房子,以后就和孩子们做邻居了!”
萧墨尘眼中闪过一丝笑意,看了眼沐熙然后他转头对曲师傅说,“那片地我已经让人丈量好了,您要是想选,随时可以去我府上挑,价格按成本算,绝不多收您一分钱。”
曲师傅感激得连连作揖:“世子真是仁义!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谢您二位了!”
“曲师傅不必客气。”萧墨尘摆了摆手,目光落在工坊里整齐的木架上,“这工坊能这么快完工,多亏了您和大伙儿的辛苦。以后学堂和工坊都要靠您多费心,咱们都是为了孩子,为了村里的百姓,不必说什么谢不谢的。”
沐熙看着两人说话,忽然觉得心里暖暖的。她想起刚来庄子上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土地,可现在,工坊建起来了,学堂也要扩建了,越来越多的人在这里找到生计,孩子们有了新的学堂可以读书,连空气里都仿佛充满了希望的味道。
“对了,赵夫子那边有消息了吗?”沐熙忽然想起一事,转头问萧墨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逃荒路上我带妹妹活下来请大家收藏:(m.20xs.org)逃荒路上我带妹妹活下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