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深渊回响
钻井平台的探照灯在午夜时分突然熄灭时,陈默正盯着压力监测仪上跳动的红色数字。那串数字像心脏般狂跳,从标准值的3.2MPa一路飙升到7.9,钢质井壁传来指甲刮擦玻璃似的锐响,仿佛有什么东西正顺着千米深的井筒向上攀爬。
“陈工!泥浆循环系统崩了!”实习生小林的喊声被刺耳的警报声切碎。陈默抓起安全帽冲向控制台,指节因用力而泛白——这口位于塔克拉玛干边缘的超深井已经钻进地壳3200米,是国家地质勘探工程的关键节点,也是他三年来的心血。
屏幕上的数据流彻底紊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刺目的雪花。震耳欲聋的轰鸣从井口炸开,像是被捅破的蜂巢发出的愤怒嗡鸣。陈默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掀翻在地,安全帽滚到墙角,他看见井口涌出的不是预期的油气,而是粘稠如墨的液体,在探照灯的余光里泛着金属般的冷光。
“那是什么?”小林的声音带着哭腔。
陈默挣扎着爬起来,鼻腔里充斥着类似硫磺和腐殖土混合的怪味。他忽然想起地质报告里的异常标注:在2800米处发现过疑似生物活动的痕迹,当时被当做矿脉氧化的误判。现在那墨色液体正顺着井架的钢缆蜿蜒而上,留下银色的轨迹,像某种巨型生物的涎水。
凌晨三点,应急小队赶到时,整个钻井平台已经被那神秘液体覆盖。陈默坐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看着采样瓶中缓慢蠕动的物质,胃里一阵翻涌。队长张磊把一份加密文件拍在桌上:“总部刚发来的,这片区域的重力异常值比预估高47%,地壳厚度只有理论值的一半。”
文件附带的卫星图上,钻井平台的位置被红圈标注,周围散布着数十个更小的红点,像一张巨大的网。张磊指着最中心的红点:“三年前这里发生过7.2级地震,官方记录是板块活动,但现在看来……”
他没说完的话被帐篷外的惊呼声打断。陈默冲出去,看见探照灯重新亮起的光束里,地面正以井架为中心塌陷,形成旋转的涡流。那墨色液体被吸入其中,发出婴儿啼哭般的呜咽,露出底下深不见底的黑色裂隙。
“是空洞,”陈默喃喃自语,忽然意识到什么,“地壳下面是空的。”
第二章:荧光森林
下降器的钢缆发出令人牙酸的呻吟,每深入一百米,温度就下降六度。陈默裹紧防寒服,头盔上的探照灯在岩壁上投下晃动的光斑,那些岩壁并非预想中的花岗岩,而是布满蜂窝状的孔洞,里面镶嵌着半透明的卵状物体,在光线下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泽。
“还有五百米抵达预定深度。”通讯器里传来张磊的声音,带着电流的杂音。
这支由五人组成的勘探小队,带着最先进的探测设备,正在进行人类历史上首次地心裂隙考察。当钢缆下降到两千米时,陈默忽然发现岩壁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他切换到夜视模式,瞬间倒吸一口凉气——脚下是覆盖着荧光苔藓的巨树,树干粗壮得需要十个人合抱,树冠在上方千米处交织成绿色的穹顶,无数发光的孢子像萤火虫般在林间飘荡。
“这是……森林?”生物学家李桐的声音里满是难以置信。
下降器停在一棵巨树的枝桠上,陈默小心翼翼地踏上那柔软如海绵的树干。苔藓接触到温度的瞬间,发出淡蓝色的光芒,顺着他的脚印蔓延开去。他摘下一片叶片放在检测仪下,屏幕上显示的DNA序列完全超出已知生物的范畴,碱基对的排列方式呈现出诡异的对称性。
“看那里。”地质学家王教授指向远处。探照灯的光束穿透孢子雾,照亮了悬挂在树藤间的巨型生物,它们长着类似蝙蝠的膜翼,身体却像蜥蜴般覆盖着鳞片,正用琥珀色的眼睛注视着这些不速之客。
李桐的呼吸变得急促:“是脊椎动物的特征,但呼吸系统适应了低氧环境。它们的瞳孔在收缩,说明能看见我们的光线。”
陈默注意到那些生物的翼膜上布满发光的血管,与周围的植物发出的光芒频率一致。他忽然明白这地下世界的生态系统:植物通过岩壁吸收地热能发光,吸引昆虫状的生物授粉,而那些翼龙般的生物则以昆虫为食,形成完美的闭环。
当他们沿着树干向深处探索时,发现了更令人震惊的景象——一片由水晶构成的湖泊,湖水清澈见底,湖底沉着类似人类骨骼的化石,但颅骨的容量是现代人的三倍。李桐捡起一块脱落的水晶,发现里面包裹着蜷缩的胚胎,手指的数量是六根。
“这里存在过智慧生命?”张磊的声音发颤。
陈默没回答,他正盯着湖对岸的石壁。那里有类似壁画的刻痕,描绘着星星和某种螺旋状的星系,最中心画着一个发光的球体,周围环绕着九个小圆圈。
“这不是地球的星系图,”王教授推了推眼镜,“更像是……某种导航坐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无数之众请大家收藏:(m.20xs.org)无数之众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