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铁锈与青草味
傍晚的夕阳把江城体育中心的看台染成蜜糖色时,陈峰正蹲在训练场边系鞋带。草屑混着汗水钻进他的指缝,远处传来队友们踢对抗赛的呼喊,像一群被点燃的鞭炮。他低头盯着球鞋——这双白色战靴的鞋头已经磨出毛边,鞋跟处的胶底裂开一道细缝,露出里面泛黄的海绵。
“峰子,发什么呆?”队长赵磊把球踢到他脚边,足球在地上弹了两下,沾了层薄薄的尘土,“教练叫替补组加练折返跑,你想被罚绕场十圈?”
陈峰猛地站起来,膝盖传来一阵刺痛。他去年在省赛决赛里韧带撕裂,医生说他可能再也踢不了职业足球。可他现在还站在江城FC的训练场上,穿着俱乐部最旧的一套替补训练服。
“来了。”他低声应道,跟着队友们跑向跑道。
看台上稀稀拉拉坐着几个球迷,有人举着“赵磊加油”的牌子,还有人对着场上正在练习任意球的外援前锋拍照。陈峰跑过看台下方时,听见有人议论:“那个17号就是去年受伤的陈峰吧?听说恢复得不好,估计这赛季结束就要被解约了。”
他攥紧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风从体育场的铁栏杆缝里钻进来,带着铁锈和青草混合的味道,那是他从小最熟悉的味道。
七岁那年,他爸把他领到体校足球场,指着正在训练的少年们说:“以后你就跟他们一起练,好好踢,踢出个名堂来。”那天的风也是这个味道,只是那时他闻到的是期待,现在却只剩苦涩。
“陈峰,速度再快点!”助理教练的吼声把他拽回现实。他咬紧牙关加速,右腿的旧伤像根针似的扎着,每跑一步都疼得他额头冒汗。
训练结束后,队友们勾肩搭背地走向更衣室,没人注意落在最后的陈峰。他坐在场边的长凳上,慢慢脱下球鞋,脚踝已经肿得像个馒头。
“需要帮忙吗?”一个清脆的女声在身后响起。
陈峰回头,看见一个穿着记者证的女孩站在那里,手里拿着笔记本和笔。他认得她,是《江城体育报》的实习记者林溪,上周她来采访时,问过他关于康复训练的问题。
“不用。”他别过脸,不想让她看见自己狼狈的样子。
林溪却在他身边坐下,轻声说:“我刚才看你训练了,你的变向速度比上个月快了很多。”
陈峰愣住了。连教练都只盯着他的不足,从没注意到他的进步。
“你怎么知道?”他忍不住问。
“我翻了俱乐部的训练记录,”林溪笑了笑,“我觉得你比所有人想的都要坚强。”
夕阳最后一缕光落在她脸上,她的眼睛亮得像球场边的探照灯。陈峰突然觉得,那股铁锈与青草的味道里,似乎多了点别的什么。
第二章 替补席的温度
联赛第三轮,江城FC主场对阵卫冕冠军南岭队。陈峰坐在替补席最角落的位置,身上盖着厚厚的队服外套。
看台上座无虚席,呐喊声浪几乎要掀翻屋顶。陈峰的手指无意识地抠着替补席的塑料座椅,座椅边缘已经被磨得光滑,带着前人留下的温度。
这是他伤愈后第一次进入比赛大名单。虽然他知道自己大概率不会上场,但当教练在赛前公布名单念到他名字时,他还是控制不住地心跳加速。
“紧张吗?”旁边的老门将张叔拍了拍他的肩膀。张叔踢了二十年球,现在是球队的第三门将,平时主要负责带年轻球员。
“有点。”陈峰老实回答。
“我第一次进大名单时,紧张得把矿泉水瓶都捏扁了。”张叔笑起来眼角堆起皱纹,“那时候我跟你一样,觉得能坐在这儿就像做梦。”
场上的比赛异常激烈。南岭队的前锋技术精湛,几次突破都险些破门,江城FC的后防线被冲得七零八落。第35分钟,赵磊在一次拼抢中拉伤了大腿,一瘸一拐地走下场。
主教练脸色铁青地站起来,目光扫过替补席。陈峰的心跳瞬间提到嗓子眼,他看见教练的视线在自己身上停顿了两秒,然后转向了另一个替补中场。
“王浩,准备上场!”
陈峰的心沉了下去,像被投入冰湖。他低下头,盯着自己的球鞋,鞋面上还沾着早上训练时的草屑。
林溪坐在记者席第一排,正好对着替补席。她看见陈峰攥紧的拳头慢慢松开,肩膀也垮了下去。中场休息时,她绕到球员通道,把一瓶运动饮料递给刚走下来的陈峰。
“别灰心,”林溪的声音很轻,“教练不用你,可能是觉得还没到最佳时机。”
陈峰接过饮料,瓶身冰凉的触感让他稍微冷静了些。“你不懂,”他苦笑,“联赛都快过半了,再不上场,我就真的要被解约了。”
“我去采访过你的主治医生,”林溪突然说,“他说你的康复进度远超预期,一般人至少需要一年才能恢复到你现在的水平。”
陈峰愣住了,他从没跟人说过康复训练有多痛苦。那些深夜里的冰疗,那些反复练习到麻木的基础动作,那些因为疼痛而失眠的夜晚……原来有人看在眼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无数之众请大家收藏:(m.20xs.org)无数之众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