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头领哼了一声,收起短剑,瞪了耶稣一眼,带着手下走了。人群慢慢散去,约书亚转向耶稣,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拿撒勒人,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吗?罗马人最忌讳百姓聚集,你这样会给我们犹太人带来麻烦的。”
“我只是在传天父的道。”耶稣平静地说。
“天父的道?”约书亚冷笑一声,“圣殿里的律法才是天父的道,轮不到你来随便解释。你再这样下去,不仅会被罗马人抓,还会让祭司团容不下你。”
耶稣没有再说话,他看向橄榄山的方向,那里的橄榄树在风里轻轻摇晃,像在为谁叹息。约拿单忽然想起母亲说过的话:“耶路撒冷是上帝的城,却总有人把上帝的殿变成买卖的地方。”他看着耶稣的背影,忽然觉得,这个人可能就是来把上帝的道找回来的。
撒母拉拉了拉约拿单的胳膊:“我们该走了,再晚你母亲该着急了。”
约拿单点点头,却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耶稣还站在石头上,阳光洒在他的身上,像披了一件金色的衣裳。他忽然觉得,这个逾越节,可能会和往年不一样。
第二章:无酵饼的秘密
约拿单抱着换回来的大麦粉回到家时,母亲米利暗正坐在院子里的石磨旁,手里搓着面团。她的头发里已经有了不少白发,脸上的皱纹比去年又深了些,看见约拿单,她放下手里的活,摸了摸他的额头:“怎么去了这么久?是不是又贪玩了?”
“没有,母亲,”约拿单把大麦粉放在石桌上,“我去汲沦谷听一个人讲道了,他叫耶稣,讲得可好了。”
米利暗的手顿了一下,她抬起头,眼神里带着些担忧:“是不是拿撒勒来的那个?昨天我听邻居说,他在会堂里跟文士辩论,还说自己能赦免人的罪。”
“是啊,他还治好一个瘸腿的小孩呢!”约拿单兴奋地说,“他说我们不要恨人,天父会养活我们,就像养活天上的飞鸟一样。”
米利暗却轻轻叹了口气,她拿起石磨旁的陶罐,倒了些水在大麦粉里,慢慢揉着:“约拿单,你还小,不知道人心的复杂。祭司们说他违背律法,罗马人把他当麻烦,这样的人,我们离远些好,免得惹祸上身。你父亲已经不在了,我不能再失去你。”
约拿单低下头,没再说话。他知道母亲说得对,父亲死后,母亲一个人撑起这个家,每天天不亮就去城外的菜园摘菜,傍晚还要去西墙下的市场卖,日子过得有多难,他都看在眼里。可他忘不了耶稣的眼神,那样温和,好像能看透他心里的所有委屈。
接下来的几天,约拿单总能在城里的不同地方看到耶稣。有时在毕士大池边,他治好一个躺了三十八年的病人;有时在圣殿的外院,他赶走那些在殿里做买卖的商人,推翻了兑换银钱的桌子,说“我的殿必称为祷告的殿,你们倒使它成为贼窝了”;还有一次在加利利湖边,约拿单跟着撒母耳跑了老远去看,耶稣坐在船上,对着岸上的人讲道,还让门徒们下网捕鱼,结果捕到的鱼多到网都快破了。
城里的人分成了两派,有的人说耶稣是弥赛亚,是来拯救犹太人的;有的人说他是骗子,是被魔鬼附身的人。祭司们每次提到耶稣,都带着咬牙切齿的恨,说要找机会除掉他;罗马人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闹出大动静,就懒得管。
逾越节到了那天,米利暗早早起来做无酵饼。按照规矩,逾越节的无酵饼不能有一点酵,因为酵代表着罪恶,要把家里所有的酵都清理干净,才能纪念当年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来不及让面团发酵就带着走。
约拿单帮着母亲把做好的无酵饼放在陶盘里,忽然想起耶稣昨天说的话:“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他忍不住问:“母亲,耶稣说他是生命的粮,这是什么意思啊?”
米利暗手里的陶盘顿了一下,她看向窗外,西墙的方向传来圣殿的钟声,悠远而肃穆。“可能……他是想说,他能给人心里的饱足吧。”她轻声说,“就像我们饿了要吃饼,心里空了,也需要东西填满。”
傍晚的时候,撒母耳匆匆跑来找约拿单,他的脸涨得通红,气喘吁吁地说:“约拿单,快跟我走,耶稣要在楼上的房间里吃逾越节的筵席,彼得让我去叫些信他的人去。”
“真的吗?”约拿单眼睛一亮,转身就要跟撒母耳走。
“不行!”米利暗拉住他,脸色变得苍白,“逾越节的筵席要和家人一起吃,而且你忘了我说的话?离他远些!”
“母亲,我就去看看,很快就回来。”约拿单恳求道,“我想听听他在逾越节会说什么。”
米利暗看着儿子眼里的渴望,心里软了下来。她知道儿子自从父亲死后,就很少有这样期待的样子了。她从怀里掏出一块叠得整齐的亚麻布,包了两块无酵饼递给约拿单:“早点回来,路上小心罗马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无数之众请大家收藏:(m.20xs.org)无数之众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