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舟没有立刻回答。他看着窗外平静的湖面,心里却掀起了惊涛骇浪。他知道,陈浩说的是实话。如果这个项目成功,碳途将一跃成为国内碳汇交易的领军企业。但他更清楚,生态账从来都不是简单的数字可以衡量的。那些看不见的成本,最终往往会以更猛烈的方式反噬。
第三章:看不见的账单
回到公司,林舟立刻让团队启动了对横断山区项目的尽职调查。三天后,一份厚厚的报告放在了他的办公桌上。
报告显示,这片次生林里的桉树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为了发展造纸业种植的,总面积约80平方公里,占整片森林的五分之二。由于缺乏科学管理,桉树的过度生长已经导致周边地区的地下水位下降了近五米,土壤沙化现象严重。当地村民多次反映,溪流的水量比十年前减少了一半以上。
“技术部的初步测算,”小陈指着报告中的数据,“如果要砍伐所有桉树,至少需要投入2.3亿元,包括砍伐设备、运输成本和人工费用。而且,砍伐后的废弃物处理也是个大问题,直接焚烧会产生大量碳排放,掩埋则可能污染土壤。”
林舟翻到生态评估部分,眉头越皱越紧。报告指出,桉树被砍伐后,由于失去了植被覆盖,可能会引发水土流失。虽然计划种植乡土树种,但幼苗的成活率很难保证,至少需要五年才能形成稳定的植被层。在这期间,这片区域的固碳能力会大幅下降,甚至可能出现碳源。
“还有这个。”小陈拿出一份补充报告,“我们查到,绿境科技的B轮融资方里,有一家海外投资公司,背后的实际控制人是做木材贸易的。他们最近在东南亚收购了好几家造纸厂,急需原材料。”
林舟猛地合上报告。他终于明白了陈浩的如意算盘。砍伐的桉树根本不会被浪费,而是会作为原材料卖给关联企业,这又是一笔巨额收入。而所谓的碳汇项目,不过是他们为了获得砍伐许可,同时赚取碳交易溢价的幌子。
“太精明了。”林舟低声说,语气里带着一丝寒意,“他们把环境成本转嫁给了社会,自己却赚了两笔钱。”
“那我们怎么办?”小陈问,“这个项目风险太大了,要不……推掉?”
林舟没有回答。他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烟囱。那些高耸入云的建筑,每天都在向大气中排放着数万吨的二氧化碳。为了控制温室效应,人类发明了碳交易机制,试图用市场的力量来平衡碳排放。可到头来,还是有人在钻制度的空子,把环境当成了可以随意挥霍的资本。
“通知法务部,”林舟转过身,眼神坚定,“准备一份补充协议。要求绿境科技必须承担所有的生态修复成本,包括砍伐后的土壤改良、水源保护,以及乡土树种的长期养护。而且,我们要聘请独
喜欢无数之众请大家收藏:(m.20xs.org)无数之众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