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像一块浸了墨的绒布,慢悠悠裹住老城区的屋檐。李建国把电动车停在巷口那棵歪脖子梧桐树下,车筐里的塑料袋晃了晃,装着刚买的卤肥肠和一把水灵的青蒜苗。晚风卷着隔壁包子铺残留的麦香飘过来,混着巷子里隐约的炒菜声,他吸了吸鼻子,脚步不自觉加快了些。
“爸,你可算回来了!”门刚推开一条缝,女儿李晓冉的声音就撞了出来,带着点雀跃的尾音。客厅的灯亮得温暖,老式挂钟在墙上“滴答”走着,秒针划过的声音里,混着厨房传来的“滋啦”声。
“路上堵了会儿,你妈呢?”李建国换鞋的功夫,视线已经飘向了厨房。隔着磨砂玻璃,能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在灶台前忙碌,是妻子王秀兰。
“在炒你爱吃的蒜苗回锅肉呢,念叨你半小时了,说再晚回来菜就凉了。”李晓冉接过他手里的塑料袋,眼睛一亮,“哟,还买了卤肥肠?爸你可以啊!”
“你妈不让多吃,就买了半斤,解解馋。”李建国笑着搓搓手,走到厨房门口倚着门框。王秀兰正颠着锅,锅里的肉片泛着诱人的油光,青蒜苗一倒进去,香气瞬间炸开,漫满了整个屋子。
“回来了就别杵着,把桌子摆上。”王秀兰头也没回,手里的锅铲翻炒得利落,“酒在柜子第二层,你上次没喝完的那瓶黄酒,我给你温上了。”
“哎,好嘞!”李建国应着,转身去客厅搬小方桌。这张木头桌子跟着他们快三十年了,桌面被磨得发亮,边缘还有几道浅浅的划痕,是晓冉小时候换牙期咬的。他把桌子放在客厅中央,又从柜子里拿出三个粗瓷碗,两个小酒杯,摆得整整齐齐。
晓冉端着一碟拍黄瓜走过来,放在桌上:“我拌的,放了蒜末和醋,开胃。”
“看着就好吃。”李建国拿起筷子夹了一块,脆生生的,酸香开胃,忍不住点点头,“我闺女手艺越来越好了。”
正说着,王秀兰端着一盘蒜苗回锅肉出来,油汪汪的肉片裹着翠绿的蒜苗,撒了点白芝麻,卖相十足。紧接着,又端来一盘清蒸鲈鱼,鱼身上铺着姜丝和葱丝,热气腾腾的,鲜香味儿直往鼻子里钻。“最后一个汤,番茄鸡蛋汤,马上就好。”她擦了擦手上的水,围裙上还沾着点面粉——下午特意烙了李建国爱吃的玉米饼。
菜很快摆满了小方桌:蒜苗回锅肉、清蒸鲈鱼、拍黄瓜、卤肥肠,还有一碗冒着热气的番茄鸡蛋汤,金黄的蛋花浮在汤面上,撒了点葱花。王秀兰把温好的黄酒倒进两个小酒杯里,琥珀色的酒液冒着细密的热气,带着淡淡的米香。
“来,先喝一口暖暖身子。”李建国端起酒杯,朝妻子递过去。
王秀兰笑着抿了一口,放下酒杯,给晓冉夹了一块鱼肉:“小心刺,你最爱吃的鱼尾。”
“妈,我自己来。”晓冉嘴里塞着鱼肉,含糊不清地说,“爸,你也吃肥肠,刚买的,还热着呢。”
李建国夹了一块卤肥肠,软糯香浓,带着恰到好处的卤味,是他从小吃到大的味道。年轻的时候总觉得外面的山珍海味更诱人,跑业务的时候,五星级酒店的宴席吃了不少,可每次酒过三巡,心里最惦记的,还是家里这口热乎饭,这碗温黄酒。
“今天单位怎么样?没又加班吧?”王秀兰一边给李建国添酒,一边问。他在一家老国企干了大半辈子,明年就要退休了,最近总说腰不舒服。
“没有,今天准点走的。”李建国喝了口酒,暖意从喉咙滑下去,顺着食道蔓延到胃里,浑身都松快了,“新来的小伙子挺机灵,好多活儿都能顶上了,我也能轻松点。”
“那就好,别总硬撑着,年纪不小了,该歇歇了。”王秀兰絮絮叨叨地说,又给她夹了一筷子蒜苗,“多吃点蔬菜,别光吃肉。”
晓冉在一旁笑着插话:“妈,你比我爸的领导还唠叨。”
“我这不是关心他嘛。”王秀兰瞪了女儿一眼,眼里却没什么火气,“你也一样,天天在公司吃外卖,哪有家里的饭干净?以后没事多回家吃饭。”
“知道啦妈,我这不是每周都回来嘛。”晓冉吐了吐舌头,拿起筷子夹了块回锅肉,“不过说真的,妈你做的回锅肉,比外面餐馆的好吃一百倍。”
李建国听着母女俩斗嘴,心里暖烘烘的。窗外的夜色更浓了,偶尔有汽车驶过的声音,还有邻居家孩子的哭闹声,这些细碎的声响,凑在一起就是家的味道。他又端起酒杯,跟妻子碰了一下,“咕咚”一口喝干。
“慢点喝,没人跟你抢。”王秀兰嗔怪着,给他夹了块鲈鱼,“这鱼是今天早上刚买的,新鲜得很,你尝尝。”
鱼肉细嫩,带着淡淡的姜葱香,入口即化。李建国点点头,嘴里塞满了鱼肉,含糊地说:“好吃,鲜。”
酒过三巡,李建国的话渐渐多了起来。说起年轻的时候,他和王秀兰刚结婚,住的是筒子楼,一间十几平米的小房子,做饭只能在楼道里搭个简易灶台。冬天的时候,北风呼呼地刮,王秀兰裹着棉袄给他炖白菜豆腐,一锅热气腾腾的汤,就能暖透整个冬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无数之众请大家收藏:(m.20xs.org)无数之众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