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破土
三月的风还带着料峭寒意,青禾蹲在老屋后院的菜畦边,指尖轻轻拂过刚翻松的泥土。土粒微凉,带着潮湿的腥气,混着枯草腐烂的味道,是她童年最熟悉的气息。
“小禾,这畦地给你种,想种啥就种啥。”爷爷扛着锄头站在身后,锄头把上的木纹被岁月磨得发亮。老人黝黑的脸上刻着沟壑,眼神却像刚浇过水的泥土,温和又有力量。
青禾回头,手里攥着一小包番茄种子——那是前几天在农资店特意挑的,包装上印着“圣女果,酸甜多汁,易成活”。她刚从城里辞职回家,带着一身迷茫,像颗被风吹落的种子,不知道该在何处扎根。
“爷爷,我能种活吗?”她小声问,声音里带着不确定。在城里做了三年的新媒体运营,每天对着电脑敲键盘、追热点,指尖沾的都是油墨味,哪里碰过泥土。
爷爷放下锄头,蹲到她身边,粗糙的手掌抚过菜畦:“种庄稼和做人一个理,急不得。你得先把土整细了,把种子放对地方,浇够水,慢慢等它发芽。”他拿起一粒种子,轻轻按进泥土里,“你看,这种子不能埋太深,也不能太浅,太深了钻不出来,太浅了经不住晒。”
青禾学着爷爷的样子,把种子一粒一粒均匀地撒在整理好的畦面上,再用细土轻轻覆盖。指尖触到湿润的泥土,心里忽然生出一丝微弱的期待,像初春冰层下悄悄涌动的春水。
接下来的日子,青禾每天都会去后院看看。起初几天,菜畦里毫无动静,只有褐色的泥土平铺着,像一块安静的画布。她有些心急,忍不住用小铲子扒开土看,种子还是原来的样子,没有丝毫要发芽的迹象。
“傻丫头,种子发芽要时间呢。”爷爷看见她的动作,笑着摇头,“你总扒开看,阳光晒不到,土也干得快,它怎么敢冒头?”
青禾脸一红,赶紧把土填好。从那天起,她不再频繁翻动泥土,只是每天清晨提着小水壶,顺着畦边慢慢浇水,水量不多不少,刚好湿润表层土壤。闲暇时,她就坐在屋檐下,看着菜畦发呆,心里的迷茫渐渐被一种平静取代。
一周后,当她再次来到菜畦边时,忽然眼睛一亮——褐色的泥土中,冒出了点点嫩绿。那些小芽细细的,顶着一层薄土,像一个个鼓足勇气的小拳头,努力地向上伸展。
青禾屏住呼吸,生怕气息太大会吹倒它们。她蹲下来,仔细数着,一颗、两颗、三颗……足足有十几棵。阳光洒在小芽上,嫩绿的颜色变得透亮,像撒了一把碎钻。
“爷爷,发芽了!发芽了!”她兴奋地朝屋里喊,声音里满是雀跃。
爷爷慢悠悠地走出来,看了一眼菜畦,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你看,只要按规矩来,它自然会给你回应。”
那天晚上,青禾在日记本上写道:种子破土需要时间,我的人生,大概也需要慢慢来。
第二章 抽枝
小芽长得很快,没过几天就长出了真叶,叶片呈椭圆形,边缘带着细密的锯齿,颜色也从嫩黄变成了深绿。青禾开始学习给番茄苗施肥,爷爷教她用腐熟的羊粪,说这是“天然肥料”,比化肥好,种出来的果子更甜。
第一次施肥时,青禾手忙脚乱,不小心把羊粪撒多了,没过两天,几棵番茄苗的叶子就开始发黄、枯萎。她急得眼圈发红,蹲在菜畦边掉眼泪。
“别哭别哭,”爷爷递过来一张纸巾,“施肥也讲分寸,多了烧根,少了没营养。就像吃饭,吃多了撑得慌,吃少了饿肚子。”他拿起小铲子,小心翼翼地把多余的羊粪铲掉,又浇了些清水稀释土壤里的肥力,“剩下的苗还有救,以后施肥,少放勤放就好。”
青禾点点头,把爷爷的话记在心里。从那以后,她每次施肥前都会先少取一点,均匀地撒在苗根周围,再用土轻轻盖住。她还学会了观察叶片的状态:叶片翠绿有光泽,说明长势好;叶片发黄发蔫,要么是缺水,要么是肥力不当。
番茄苗长到半尺高时,需要搭架子让它们攀爬。爷爷找来几根竹竿,在每棵苗旁边插一根,再用绳子把苗茎轻轻绑在竹竿上。“你看,给它一个支撑,它就能顺着往上长,长得更高,结的果子也更多。”爷爷一边绑一边说,“做人也一样,有时候需要别人帮一把,才能站得更稳。”
青禾看着竹竿上的番茄苗,它们的茎秆还很细弱,却已经开始努力地顺着竹竿向上伸展。她想起自己刚回家时,爸妈总担心她找不到工作,劝她再回城里试试,是爷爷一直支持她:“小禾想做啥就做啥,家里有地,饿不着。”
那段时间,青禾除了打理菜园,还开始在网上分享自己种番茄的日常。她拍小芽破土的视频,拍自己施肥浇水的样子,配文写着“新手种菜日记”。一开始,没多少人看,偶尔有几条评论,也是问“番茄多久结果”“怎么防病虫害”。
青禾认真地回复每一条评论,不懂的就去问爷爷,或者查资料。她发现,原来有很多人和她一样,喜欢田园生活,却又缺乏经验。慢慢地,她的账号粉丝多了起来,有人说“看你的视频很治愈”,有人说“我也想回老家种菜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无数之众请大家收藏:(m.20xs.org)无数之众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