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的牌匾揭开瞬间,掌声雷动。一切都按照既定的盛大剧本进行。
然而,就在沈清悦准备致辞时,一个意外插曲,如同一声“闪电”,划破了现场的祥和。
一位受雇于某海外通讯社、以提问犀利着称的记者,在有限的提问环节抢到了话筒,他毫不客气地发问:“沈清悦女士,祝贺研究院成立。但外界有一种质疑,认为‘星阁’成立这个智库,本质是一次高明的公关行为,旨在为你们的商业扩张披上一件学术外衣,或者说,是一种‘文化资本化’的精致包装。您如何回应这种‘学术为商业背书’的批评?”
问题尖锐而刻薄,现场气氛瞬间凝固。所有目光都聚焦在沈清悦身上。
沈清悦脸上并无愠色,她微微抬手,止住了身边试图干预的工作人员。她看向那位记者,目光平静而深邃。
“感谢这位记者先生的提问。这恰好印证了我们成立研究院的必要性。”她开口,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会场,清晰而镇定,“因为总有一些思维定势,习惯于将思想与商业割裂,将学术与市场对立。仿佛源自东方的智慧,一旦与商业成功结合,就失去了其纯粹性。”
她略微停顿,让每个人消化她的话,然后继续说道:
“我想请问,文艺复兴巨匠的杰作,难道没有美第奇家族的资助吗?思想的火花,从来都需要实践的土壤和资源的滋养。‘星阁’所做的,不是让学术为商业背书,而是让商业的成果,反过来滋养更深层次的学术思考与理论构建。”
她侧身,指向身后巨大的屏幕,上面适时打出了研究院的首批重磅研究课题:
《“气韵生动”的数字化转译与未来美学接口研究》
《全球化语境下东方审美权构建的路径与挑战》
《传统工艺伦理与可持续时尚创新模式》
“这些课题,关乎未来,关乎人类共同的审美演进。它们由‘星阁’平台孵化,但研究成果将向全球学术界开放共享。”沈清悦的声音逐渐高昂,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我们不是在包装,而是在‘筑基’!用最扎实的学术研究,为东方美学在当代世界的生存、发展乃至引领,构建最牢固的理论基石,打破旧有的、由西方主导的单一话语体系!这,就是研究院的使命,也是‘星阁’作为这个时代文化企业的责任!”
她的话语,如同“雷霆”,在会场炸响,不仅彻底回应了质疑,更以一种磅礴的气势,宣告了“星阁”在思想层面的野心与格局。
掌声再次响起,此次更加热烈,充满了敬意与认同。那位提问的记者,在众人的目光中,微微点头,坐了下去。
仪式结束后,研究院召开了第一次闭门学术研讨会。沈清悦坐在席间,不再是商业领袖,而是一位虔诚的聆听者与参与者。她听着来自不同领域的顶尖头脑,为了一个美学概念的当代阐释激烈争论,为了一个技术路径的选择引经据典。
她知道,从这一刻起,“星阁”的底蕴,不再仅仅依赖于她个人的悟性与魅力,也不再仅仅依赖于资本的数字。它拥有了一个可以自我进化、自我丰富的思想引擎。
一股深沉而强大的力量,正在这思想的碰撞中悄然孕育,它将如静水深流,为“星阁”未来的所有行动,提供取之不尽的智慧与无可辩驳的底气。
底蕴,正在这片思想的沃土中,深深扎根,悄然加深。
喜欢涅盘资本路请大家收藏:(m.20xs.org)涅盘资本路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