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的目光再次投向沈清悦。她一直沉默地听着,感受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商业逻辑在会议室里碰撞。她能理解商业事业群的焦虑,也完全认同内容事业群的坚持。这不仅仅是策略之争,更是“星阁”立足之本的价值之争。
“我们不会被对手牵着鼻子走。”沈清悦终于开口,声音清晰而平稳,“‘云锦台’的出现,恰恰证明了我们所坚持的‘深度’的价值所在。当市场被快餐文化充斥时,真正有营养的内容,反而会成为稀缺品。”
她话锋一转,目光扫过众人:“但是,我们也不能对市场的需求变化视而不见。坚守深度,不等于拒绝传播。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用我们擅长的方式,去应对这种挑战。”
她没有立刻给出答案,而是结束了会议:“给大家三天时间,各自思考,拿出建设性方案。我们要打的,是一场定位战,而不是一场模仿战。”
三天后,沈清悦召集了核心团队,在“星阁”视野最好的顶层露台举行了一场非正式的“星空夜话”。没有PPT,没有数据报表,只有清茶与夜风。
她让每个人都谈谈自己的想法。
商业事业群负责人依然忧虑流量入口被卡脖子;内容事业群负责人坚持内容为王;海外事业群负责人分享了观察到的一个现象:在海外,真正能产生持久影响力的东方文化内容,往往兼具了深度与巧妙的传播形式。
林倩提出了一个观察:“我发现,‘云锦台’的用户,并非不喜欢深度,而是他们没有时间或耐心去接触我们现有的、需要一定门槛的内容。他们像是站在文化殿堂门外好奇张望的人,而‘云锦台’给了他们一块色彩鲜艳的糖果,让他们觉得尝到了甜头,但并未真正引领他们走进殿堂。”
沈清悦静静地听着,直到所有人都发言完毕。她仰望星空,良久,才缓缓说道:
“大家说的都有道理。我想用一个比喻。‘星阁’要做的,是茫茫文化海洋中的‘灯塔’,光芒稳定、深远,指引方向,让远航的人知道彼岸所在。而‘云锦台’们,像是夜空中闪烁的‘星辰’,数量繁多,明亮耀眼,易于辨认,但也仅止于观赏。”
她收回目光,看向她的团队:“灯塔和星辰,并非对立。我们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来研究灯塔的结构和光芒的波长,但我们可以让灯塔的光芒,以更容易被感知的方式,照亮更近处的海面,甚至,将光芒折射成更多彩的形态。”
她心中那个模糊的构想,在此刻变得清晰。
“所以,我们的应对策略,不是降低身段去制造星辰,也不是固守灯塔无视星空。”沈清悦的声音带着一种豁然开朗的坚定,“我们要做的,是启动‘灯塔折射计划’。”
她开始勾勒蓝图:
“第一,内容事业群牵头,成立‘内容创新实验室’,专门研究如何将我们深厚的文化内容,进行‘轻量化’但不‘浅薄化’的转译。不是缩短时长,而是改变叙事方式;不是降低内涵,而是找到更普世的情感共鸣点。”
“第二,商业事业群同步规划,筹备推出一个面向更广泛人群的子品牌,暂定名‘星阁轻享’。它并非‘星阁’的降维,而是其价值的‘普及版’。产品设计依然保持美学格调,但价格更亲民,使用场景更日常,内容传播更注重趣味性和互动性。”
“第三,智库提供理论支持,研究‘精英审美’与‘大众趣味’的融合路径,为我们的‘折射’实践提供学术依据和方向指引。”
她看着众人眼中逐渐亮起的光芒,总结道:“这场赛道之争,争的不是谁更会制造流量爆款,争的是谁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谁能真正引领大众的审美向上生长,而不是向下迎合。‘云锦台’是在开发一片草原,而我们,要建造的是一座既有高峰、也有缓坡的立体山脉。”
战略方向一经明确,团队瞬间找到了发力点。之前的迷茫与焦虑被一种更具挑战性的兴奋所取代。
新的对手,新的赛道,逼迫着“星阁”进行新一轮的进化。这一次,它不仅要坚守灯塔的孤高,更要学会如何让它的光芒,温柔而坚定地,洒向每一片渴望被照亮的土地。
喜欢涅盘资本路请大家收藏:(m.20xs.org)涅盘资本路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