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景琛的疯狂并未持续太久,便被更冰冷的现实所取代。当他砸碎了书房里最后一件古董花瓶,粗重地喘息着环顾狼藉时,一种深入骨髓的寒意取代了沸腾的怒火。
他输了。不是输在正面的刀光剑影,而是输在了一场他未曾完全理解的战争中。陆景珩以绝对的力量碾碎了他的爪牙,而沈清悦,那个他一度以为可以轻易拿捏的女人,则以一种更可怕的方式——构建共识,凝聚人心——将他彻底孤立。他成了商业世界的孤岛,无人救援,无人问津,只有无数双冷漠的眼睛,看着他如何在资本的深海里溺亡。
家族冻结了他的资源,昔日被他胁迫或利诱的盟友要么倒戈,要么沉默,银行催缴贷款的通知雪片般飞来。“黑石基金”的规模在急剧缩水,投资者的赎回压力与日俱增。他站在自己一手搭建的、本应用来埋葬陆氏和“星阁”的资本高台上,脚下却已是摇摇欲坠的悬崖。
就在他濒临绝望,准备铤而走险动用最后一些极端手段时,一个看似绝佳的机会,如同黑暗中的一束微光,出现在他面前。
通过一个他埋藏极深、尚未被陆景珩发现的金融暗桩,他截获了一条高度机密的情报:“星阁”为了快速提振市场信心,并为其北美扩张计划募集一笔巨额资金,正秘密与中东某主权基金洽谈,拟紧急出售其旗下最核心、也是盈利能力最强的资产——“云端艺术馆”数据平台(Cloud Pavilion Data Platform)的百分之二十股权。这笔交易估值极高,且因时间紧迫,谈判条款对买方极为有利。更重要的是,一旦交易达成,“星阁”将获得充足弹药,彻底稳固防线,甚至可能反向收购他“黑石基金”持有的、因做空而积累的大量“星阁”关联公司空头头寸。
情报细节详实,逻辑清晰,甚至附有经过伪装的、看似来自中东基金内部的沟通记录片段。
陆景琛浑浊的眼睛里,瞬间燃起了最后一丝贪婪与疯狂的火光。这是陷阱吗?他有一瞬间的怀疑。但巨大的诱惑和更巨大的生存压力,很快压倒了这丝疑虑。“云端艺术馆”数据平台是“星阁”生态的皇冠明珠,若能截胡这笔交易,或者即便不能,只要能破坏它,都将是致命一击。这是他翻盘的最后机会,是通向救命稻草的唯一路径。
他决定,押上自己能动用的全部剩余资本,甚至不惜以“黑石基金”的名义进行高杠杆融资,在二级市场秘密、大量买入“星阁”及其关联公司的看涨期权!他要抢在中东主权基金之前,推高“星阁”系公司的股价,拉高“云端艺术馆”的估值,让沈清悦的出售计划流产,或者,在最理想的情况下,利用股价波动和期权杠杆,一举吞下这块肥肉,弥补巨额亏空!
他如同一个输红了眼的赌徒,看到了最后一局定生死的机会,毫不犹豫地将所有的筹码,推向了赌桌的中央。
而他不知道的是,这张赌桌,以及他看到的那个“机会”,正是沈清悦和陆景珩,为他精心准备的、名为“资本悬崖”的刑场。
在“星阁”纽约总部核心指挥室内,气氛却是一种高度戒备的平静。巨大的屏幕上,不再是纷乱的数据流,而是几个关键金融指标的监控界面,以及一个代表着“诱饵”计划执行状态的进度条。
沈清悦和陆景珩通过加密全息通讯,进行着最后的战术确认。
“鱼饵已经通过第三渠道,精准投送到了他唯一可能信任的那个‘暗桩’。”陆景珩的声音冷静得像在陈述一个物理定律,“根据我们对他行为模式和当前处境的建模分析,他上钩的概率超过百分之九十二。”
“李明博那边已经准备好,在我们发出信号后,他会第一时间向SEC提交关于陆景琛胁迫他操纵数据、进行欺诈交易的完整证据链。”沈清悦补充道,她的目光紧紧盯着屏幕上开始出现异常波动的“星阁”期权交易量数据,“我们的‘盟友’们也均已就位,只等最终指令。”
他们的计划,如同一场精密的多米诺骨牌表演。第一步,由陆景珩利用其情报网络,精心伪造并泄露关于“云端艺术馆”出售的假情报。第二步,诱使陆景琛动用最后的资本进行高杠杆投机。第三步,在陆景琛的资金全部投入,杠杆拉到极致,无法脱身的瞬间,由沈清悦协调各方,同时发动总攻。
“他的贪婪和绝望,会让他忽略掉所有警告信号。”陆景珩淡淡道,“他会认为这是他唯一的机会,却不知道,这是他唯一的绝路。”
沈清悦点了点头,眼神中没有丝毫怜悯,只有战略家的决断:“资本市场不相信眼泪,只尊重规则。他既然选择了规则之外的道路,就要有坠入悬崖的觉悟。开始吧。”
命令下达。指挥室内,团队成员们无声而高效地运作起来,像一台精密的机器,开始推动那早已布好的棋局。
决战的舞台,设在接下来的这个周一,纽约证券交易所开市的钟声,如同角斗场开启的号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涅盘资本路请大家收藏:(m.20xs.org)涅盘资本路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