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金狮奖的荣耀,如同一声清越的钟鸣,回荡在全球艺术界的上空,经久不息。林枫的名字与“星空公约”紧紧联系在一起,被镌刻在当代艺术史的里程碑上。那些曾经弥漫在“公约”周围的、关于“缺乏底蕴”与“技术炫技”的窃窃私语,在这座沉甸甸的奖杯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回到纽约的沈清悦,清晰地感受到了氛围的变化。之前那些态度暧昧、拖延合作的欧洲机构,贺电与重新洽谈的请求雪片般飞来;媒体口径也悄然转向,开始更多地探讨“星空公约”模式的创新性与林枫作品带来的启示。无形的壁垒依然存在,但金狮奖无疑在上面凿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让阳光和空气得以涌入。
然而,沈清悦深知,一时的声誉高涨并不能根除深层次的对抗。德·洛林家族及其代表的旧秩序,绝不会因一次奖项的失利而轻易退让。他们的根基在于数百年来构建的体系与规则,而非一城一地的得失。
就在林枫获奖后一周,一封措辞考究、以德·洛林家族信笺发出的邀请函,经由中立渠道,送到了沈清悦的案头。邀请方是让-菲利普·德·洛林,地点定在柏林布吕克博物馆的董事会议厅,名义是“就艺术领域的共同未来进行非正式对话”。
“这是一场鸿门宴。”陆景珩在越洋通讯中直言不讳,“他们试图在你声势最盛时与你接触,既是试探,也是想重新掌握主动权。在柏林谈,地点选在他们的传统势力范围,本身就是一种心理施压。”
沈清悦摩挲着邀请函上凸起的家族徽记,眼神冷静:“也是机会。壁垒已经松动,他们坐不住了。既然他们愿意谈,我就去听听,他们所谓的‘共同未来’,究竟是怎样一副图景。”
这是一场无法回避的正面交锋。不同于与陆景琛的资本绞杀,这将是一场关乎理念、规则与文化话语权的较量。她必须去,不仅要直面那份贵族的傲慢,更要在交锋中,为“星空公约”劈开一条真正的生路。
柏林,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现代裂痕的城市。布吕克博物馆以其对20世纪初代表现主义“桥社”的珍贵收藏而闻名,本身就是欧洲现代艺术史上一次“反抗传统”的象征。选择此地作为谈判地点,让-菲利普的心思,可谓耐人寻味。
会议室内,气氛凝重。厚重的橡木长桌,墙壁上悬挂着充满力量与扭曲感的早期表现主义画作,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打破规范的往事。让-菲利普·德·洛林端坐主位,身旁是他的两位核心智囊,一位是负责家族艺术基金的白发老绅士,另一位是精通国际法与商业规则的精干中年律师。
沈清悦一方,只有她和一位负责记录的法务助理。她刻意保持了人数的精简,以彰显自信与专注。
没有过多的寒暄,让-菲利普直接切入主题,他用法语开口,带着天然的优越感,一旁的同声传译将他的话转化为英语。
“沈小姐,首先,请允许我,以一个艺术热爱者的身份,祝贺林枫先生获得金狮奖。这确实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他语气平淡,听不出多少真诚的祝贺,“它证明了,在正确的引导和严格的学术标准下,新兴的艺术力量是可以被认可的。”
开场第一句,便试图将林枫的成功归因于欧洲既有的“学术标准”和“引导”,轻描淡写地抹去了“星空公约”作为孵化平台的作用。
沈清悦微微一笑,用流利的法语回应,发音标准,语调从容:“谢谢您的祝贺,德·洛林先生。林枫的成功,源于他自身的才华、不懈的探索,以及一个允许他自由表达、并提供必要技术支持的环境。威尼斯评委们的眼光,认可的是这种源自内在驱动力的创造力本身。”
她巧妙地避开了“引导”一词,强调了内在驱动与自由环境,并将评委的认可置于“学术标准”之上,直接化解了对方话语中的陷阱。
让-菲利普眼底闪过一丝讶异,似乎没料到沈清悦的法语如此娴熟,且反应如此迅捷。他调整了一下坐姿,继续道:“自由表达固然重要,但无规矩不成方圆。艺术,尤其是伟大的艺术,需要传承,需要经过时间检验的品味来甄别。恕我直言,沈小姐的‘星空公约’,所倡导的是一种过于……扁平化的开放。它降低了准入门槛,可能会让大量未经严格学术审视的、粗劣的作品充斥市场,稀释真正艺术的价值。”
这是直指核心的批评,代表了传统势力最深的恐惧——害怕失去对“何为艺术”的定义权。
沈清悦没有立刻反驳,她的目光扫过墙上那些曾经被视为“离经叛道”的表现主义画作,缓缓说道:“德·洛林先生,您身后的这些作品,在它们诞生的年代,何尝不是被当时的‘主流’与‘权威’斥为粗劣、不堪入目?布吕克博物馆的存在,本身就在提醒我们,艺术的边界和价值,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涅盘资本路请大家收藏:(m.20xs.org)涅盘资本路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