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选帝侯大街旁一栋经过精心修复的19世纪宫殿。今夜,这里灯火通明,名流云集。由德国最古老的私人银行之一——冯·艾森哈特银行主办的慈善晚宴,向来被视为德语区乃至整个欧洲经济与文化权力精英的年度聚会。能够收到请柬的,不仅仅是财富的拥有者,更是血统、传承与影响力的象征。
沈清悦手持那张设计古朴、边缘烫金的请柬,站在宫殿入口处厚重的天鹅绒帷幕前。她身着一袭墨绿色丝绒长裙,款式简约至极,却完美勾勒出她的身形,颈间只戴着一枚造型抽象的白金镶钻胸针,那是“星空公约”的徽标演变而来。她没有选择过于繁复的珠宝,因为她深知,今夜,她自身的存在,就是最耀眼的装饰,也是最锐利的武器。
她知道,这不仅是慈善晚宴,更是德·洛林家族在遭遇陆景珩的“规则利刃”狙击后,试图重新稳固阵脚、展示其不可动摇地位的舞台。同时,这也是他们为她设下的又一个“考场”,一个试图在众目睽睽之下,用无形的阶层壁垒让她难堪,或者迫使她低头的“角斗场”。
陆景珩的声音似乎还在耳边回响,通过加密通讯传来,冷静而笃定:“内部压力他们已经感受到,藏品和金融的麻烦够他们焦头烂额一阵。今晚是你巩固战果,甚至扩大优势的机会。记住,你不需要乞求认可,你代表的是他们无法忽视的未来。我和林枫,都是你的后盾。”
沈清悦深吸一口气,将请柬递给门口衣着笔挺的侍者。帷幕拉开,里面是一个金碧辉煌、衣香鬓影的世界。她迈步而入,如同一位女王,重返属于她的战场。
宴会厅内,水晶吊灯折射出璀璨光芒,空气中弥漫着香槟、雪茄与高级香水的混合气息。古老的壁画俯瞰着下方涌动的人群,低声的法语、德语、英语交谈声交织成一片权力的背景音。
沈清悦的出现,立刻吸引了许多道目光。有好奇,有审视,有不易察觉的敌意,也有少数隐藏的、来自“星空公约”内部坚定盟友的鼓励。她能清晰地感受到那堵无形的“玻璃墙”依然存在,但经过林枫的金狮奖和陆景珩的阴影反击,这堵墙已然出现了裂痕。
第一节:寒暄中的机锋
她从容地周旋于宾客之间,流利地在英语、法语之间切换,偶尔还能用简单的德语与年长的宾客致意。她不再需要刻意证明什么,那份由无数危机淬炼出的从容气度,本身就是最好的名片。
几位与“星阁”有业务往来的科技新贵和基金经理主动上前与她交谈,态度热络。但更多的老派绅士和夫人们,则保持着礼貌而疏远的观望。
很快,让-菲利普·德·洛林在一群人的簇拥下出现了。他依旧是那副贵族派头,穿着定制的晚礼服,金发一丝不苟,只是眉宇间难掩一丝疲惫与阴郁。他看到了沈清悦,目光在空中短暂交汇,碰撞出无形的火花。
他端着酒杯,缓缓向她走来,周围的人群自然而然地让开一条通道,仿佛期待着某种戏剧性的对峙。
“沈小姐,欢迎来到柏林。”让-菲利普举了举杯,语气听不出喜怒,“希望您能享受这个夜晚。柏林是座复杂的城市,既有厚重的历史,也有……躁动的新生力量。就像当下的艺术世界,不是吗?”
他话中有话,既点出柏林墙的历史隐喻,又将“新生力量”与“躁动”挂钩。
沈清悦微微一笑,与他轻轻碰杯:“谢谢,德·洛林先生。柏林确实令人着迷,它告诉我们,无论多么坚固的壁垒,终有被打破的一天。而新生力量,往往是打破壁垒、推动历史的关键。”她巧妙地将“躁动”扭转为了“推动力”。
周围陷入一种微妙的寂静,大家都在品味着这开场白中的机锋。
第二节:餐桌上的博弈
晚宴采用传统的长桌形式,座次安排极具深意。沈清悦的位置被安排在长桌中段,既不核心,也不边缘。她的左手边是一位沉默寡言的德国工业巨头,右手边则是一位以尖刻犀利闻名的法国文化评论家玛尔特·贝隆夫人——显然是精心安排的“考验”。
席间,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向了艺术与科技。玛尔特夫人率先发难,她用带着浓重法语口音的英语,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口吻说道:“沈小姐,我必须承认,林枫的作品在威尼斯确实引人注目。但恕我直言,将艺术的评判权交给数据和算法,是否是一种懒惰?真正的鉴赏,需要的是数十年如一日的熏陶和沉淀,是血液里流淌的品味,而不是冷冰冰的代码。”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沈清悦身上。
沈清悦放下刀叉,用餐巾轻轻沾了沾嘴角,姿态优雅从容。“贝隆夫人,”她用法语回应,发音标准,令对方微微挑眉,“数据和算法,从来不是评判者,而是工具,是桥梁。它们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发现、连接和传播。正如望远镜拓展了天文学家的视野,却从未替代他们对宇宙的思考。林枫的金狮奖,恰恰证明了最前沿的技术与最深刻的人文思考可以完美融合,创造出打动全人类的杰作。这无关品味的高低,而是视野的开阔与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涅盘资本路请大家收藏:(m.20xs.org)涅盘资本路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