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赛数字明珠”项目陷入停滞的消息,以及那篇题为《数字殖民?科技巨头在马赛部落的文化滑铁卢》的媒体报道,如同两颗精准的穿甲弹,击穿了“星空公约”因发布“伦理倡议”而刚刚建立起的道德光环,在其内部引发了远比非洲困境本身更剧烈的震荡。
纽约总部,“星空议事厅”内,气氛前所未有的凝重。与往常战略决策时的理性探讨不同,这次会议桌上弥漫着一种失望、焦虑乃至质疑的情绪。巨大的环形屏幕上,不再展示宏大的全球蓝图,而是定格在肯尼亚项目驻地那空荡的社区中心照片,以及媒体报告的刺眼标题上。
沈清悦坐在主位,能清晰地感受到来自桌旁不同方向投射来的、含义各异的目光。有些是担忧,有些是困惑,而有些,则带着毫不掩饰的责难。她知道,真正的风暴并非来自非洲草原,而是来自这间她亲手打造的权力核心。
会议一开始,负责全球运营与财务的理事,也是之前对“南半球战略”投入最为积极的皮特·约翰逊,率先以一种近乎痛心疾首的语气发言:
“沈主席,诸位同仁,‘马赛项目’的失败,不仅仅是一个项目的失败!它暴露了我们‘南半球战略’一个致命的弱点——对当地文化复杂性的严重低估,以及风险管理机制的缺失!”
他调出一系列数据图表,指向急剧下降的项目指标和预估的财务损失。
“我们投入了最好的设备,最优秀的人员(至少我们认为他们优秀),大量的资金!换来了什么?社区的抵触,媒体的嘲讽,以及一个彻底停摆的烂摊子!这还只是第一个大型项目!如果其他正在筹备的非洲、东南亚项目也出现类似问题,我们的资金链和品牌声誉将承受不可估量的打击!”
他目光锐利地看向沈清悦:“我强烈建议,立刻暂停所有‘南半球战略’下尚未正式启动的项目,重新进行极其严格的风险评估。我们必须将有限的资源和精力,聚焦于我们已经取得成功的欧美市场,进行深度挖掘和巩固。这才是对联盟,对所有信任我们的成员,最负责任的态度!”
这番言论,代表了内部“务实派”或曰“保守派”的声音。他们最初被沈清悦的愿景说服,但当愿景在现实中碰得头破血流时,他们的第一反应是收缩防线,回归安全的舒适区。
皮特的发言,引起了在场不少人的共鸣。尤其是那些在欧洲市场拥有深厚根基的成员,他们本就对将大量资源投入陌生领域心存疑虑,此刻更是找到了充分的理由。虽然没有明确表态支持暂停,但他们沉默的姿态和凝重的表情,本身就是一种压力。
更让沈清悦心中一沉的是,让-菲利普·德·洛林,这位刚刚融入不久、代表着欧洲传统资本的成员,以一种极其优雅却暗藏锋芒的语调开口了:
“沈主席的远见和魄力,我一直非常钦佩。开拓新市场必然伴随风险,这一点毋庸置疑。”他话锋一转,“但是,或许我们在方法论上,可以更加……循序渐进?比如,是否可以考虑以更轻量级的、顾问或技术支持的方式介入,而非直接运营如此重资产、高接触(high-touch)的项目?这样可以有效规避类似的文化和政治风险。毕竟,我们德·洛林家族几个世纪的经验告诉我们,与古老的土地和传统打交道,耐心,比技术更重要。”
他的建议听起来温和理性,实则是在质疑整个“南半球战略”的底层运营模式。这种来自“盟友”的委婉批评,其杀伤力远比皮特的直接发难更大。
面对质疑,以程璃和李明博为代表的、从微末时就跟随沈清悦的核心成员,立刻进行了辩护。
程璃激动地说:“任何一个新市场的开拓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才是正道,因噎废食只会让我们错失未来!马赛项目的问题在于执行细节和文化沟通,不是战略方向错误!”
李明博也补充道:“我们在开罗和利雅得不是成功了吗?不能因为一个点的挫折就否定整个面!”
然而,他们的辩护在冰冷的损失数据和弥漫的恐慌情绪面前,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投向了始终沉默的陆景珩。他作为非正式成员,通常只在关键时刻发言。此刻,他的态度至关重要。
陆景珩只是平静地翻看着面前的报告,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仿佛周遭的激烈争论与他无关。他没有看沈清悦,也没有回应任何人的目光。这种刻意的沉默,在有些人看来是支持沈清悦的定力,在另一些人看来,则可能是一种不置可否的保留,甚至是不满的征兆。这反而加剧了会场的不安。
争论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双方各执一词,无法达成共识。皮特·约翰逊眼看无法说服沈清悦,终于抛出了杀手锏。
“沈主席,”他深吸一口气,语气变得异常正式,“鉴于‘南半球战略’目前暴露出的重大风险和不确定性,以及其对联盟整体利益构成的潜在威胁,我在此动议,要求理事会对该战略的继续执行进行信任投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涅盘资本路请大家收藏:(m.20xs.org)涅盘资本路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