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象科技发布会结束后的四十八小时,对于“星空公约”而言,如同一场缓慢而精确的凌迟。詹宁斯掷下的那颗名为“量子阴影”的石子,在全球范围内激起的已不是涟漪,而是滔天巨浪。
最初的震动来自全球金融市场。周一开盘,与“星空公约”及“灵魂印记”技术相关的资产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抛售潮。“星空公约”自身虽未上市,但其庞大的生态系统滋养了无数上下游企业——从负责“印记”载体生产的尖端材料公司,到依赖“印记”艺术品交易的线上平台和线下拍卖行,再到那些将“灵魂印记”作品作为核心资产配置的投资基金。此刻,这些公司的股价无一例外地直线跳水,屏幕上一片惨绿,仿佛一场数字世界的瘟疫正在蔓延。
华尔街的分析师们连夜出具报告,标题充斥着《“量子阴影”是否意味着“灵魂印记”的终结?》、《艺术价值稀缺性定理的崩塌》、《从唯一性到可替代性:范式转移下的投资策略调整》。冰冷的数字和逻辑图表,正在试图为一种基于信仰的价值体系进行重新定价,或者说,进行“价值毁灭”。
恐慌情绪如同病毒,通过光纤电缆瞬间传遍全球每一个角落。那种曾经让“星空公约”屹立不倒的、关于“独一无二”的坚定信仰,开始出现了第一道清晰的、令人心悸的裂痕。
恐慌不仅仅停留在资本市场,它更具体、更尖锐地刺向了“星空公约”的核心——它的盟友、客户以及内部的人心。
巴黎,一座位于塞纳河左岸的私人公寓内,老收藏家让-皮埃尔·勒菲弗先生正对着墙上悬挂的一幅拥有强烈“灵魂印记”波动的画作发呆。这是他三年前通过“星辰之环”拍卖行,以天价竞得的林枫早期作品。这幅画曾是他沙龙里最耀眼的明珠,是他品味与远见的象征。每当凝视它,他都能感受到一种与创作者精神相连的颤栗。
但现在,他的iPad上正循环播放着元象科技发布会的高光片段。那幽蓝色的“量子阴影”,那冰冷而炫目的“量子艺术”,一遍遍地冲击着他的认知。
他的艺术顾问,一位年轻的、戴着无框眼镜的女士,正在一旁冷静地分析:“勒菲弗先生,我们必须正视‘神谕’系统带来的范式挑战。如果‘量子阴影’在感知层面能够达到甚至超越‘灵魂印记’的效果,并且具备理论上无限复制的可能性,那么现有‘灵魂印记’作品的稀缺性溢价将受到根本性质疑。从纯粹的投资角度看,其保值功能存在巨大风险。”
勒菲弗先生浑浊的眼中充满了挣扎:“可是……这毕竟是‘真品’,是林枫先生心血的凝结……”
“真品的概念正在被重新定义,先生。”顾问的语气不带任何感情,“当复制品在体验上无法区分,甚至更具‘完美性’时,真品的价值锚点在哪里?詹宁斯说的或许偏激,但不无道理——我们是否在为一个基于技术局限性的‘神话’支付过高的溢价?”
勒菲弗先生沉默了。他想起前几天“星辰之环”乔治爵士暂缓竞拍的消息,想起几个圈内好友闪烁其词、开始观望的态度。那种曾经坚固的、基于共同信仰的收藏家圈子,出现了明显的松动。他颤抖着手,最终没有去触摸那幅曾经挚爱的画作,只是深深地叹了口气。一种被时代抛弃的无力感,攫住了这位老人。
类似的场景,在全球各地的顶级收藏家沙龙、私人银行保险库前不断上演。信任,这种最珍贵也最脆弱的资产,正在悄然蒸发。
与此同时,“星空公约”总部会议室内的气氛,降到了冰点。
程璃刚刚结束一场极其艰难的视频会议,她疲惫地揉了揉眉心,向坐在首位的沈清悦以及旁边的陆景珩、林枫汇报:
“刚刚是南太平洋‘星岛联盟’的代表。他们……对下一阶段的‘生态艺术岛’合作计划表示了‘暂缓审议’。”程璃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愤怒和失望,“他们声称,需要重新评估‘灵魂印记’技术的‘长期稳定性与独家性’,以确保他们投入的巨额资金和自然资源,不会因为技术被颠覆而贬值。”
“星岛联盟”是“星空公约”全球版图中最后一块,也是最具象征意义的一块拼图,他们的动摇,意味着公约的全球扩展战略遭到了当头一棒。
这还不是全部。李明博紧接着汇报了技术层面的坏消息:“我们监测到,有三个原本即将签署加入公约的中小型艺术家联盟,已经单方面暂停了流程。他们内部出现了激烈的争论,一部分人认为‘量子阴影’代表了更‘先进’的创作方向,犹豫是否还要登上我们这条‘看似即将沉没的船’。”
甚至连“星空公约”内部,也开始出现不和谐的声音。一位负责市场拓展的年轻高管,在内部战略会议上,虽然措辞谨慎,但依然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我们是否……可以考虑与元象科技进行某种程度的接触?或者至少,研究一下将‘量子阴影’作为一种技术补充的可能性?毕竟,从市场反响看,它的确代表了某种……趋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涅盘资本路请大家收藏:(m.20xs.org)涅盘资本路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