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旦的眼中,那两碗清粥,仿佛是天降甘霖。
母后还惦记着他,甚至亲手为他熬粥,这份来自权力之巅的温情,足以融化他一夜未眠的疲惫与紧绷。
他端起一碗,满心欢喜地转身递向陆羽:“陆卿,你也辛苦了,快,这是母后……”
话音未落,他便看到了陆羽的脸。
那张一向云淡风轻,仿佛万事尽在掌握的俊朗面容上,此刻竟是一片凝重。他的目光没有看粥,而是像两口深不见底的古井,直直地望着那个满脸堆笑的掌事公公。
李旦的心,咯噔一下,沉了下去。
“陆卿?”他试探着,声音不自觉地压低了,“这粥……有什么不对吗?”
陆羽没有立刻回答。
那两碗粥,静静地躺在食盒里,青翠的葱花浮在白色的米汤上,简单,干净,却又像两只洞悉一切的眼睛,正无声地凝视着他们。
这不是关心,是敲打。
这不是宵夜,是警告。
警告他陆羽,不要与太子走得太近,不要在东宫结党。
警告他李旦,不要过分依赖臣子,忘了谁才是这天下的主宰。
这粥熬得清汤寡水,是在提醒他们,要安分守己,认清自己的身份。
这两碗粥一模一样,是在告诉他们,在他武则天眼里,太子也好,臣子也罢,并无二致。
好一碗帝王心术熬成的粥。
“殿下,”陆羽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得听不出一丝波澜,他从李旦手中接过那碗粥,对着掌事公公微微一笑,“陛下宵衣旰食,尚且挂念殿下与微臣,此等恩德,臣等五内铭感。”
他没有丝毫犹豫,端起碗,当着那公公的面,将那碗尚有余温的白粥,一口一口,从容不迫地喝了下去。
喝完,他将空碗放回食盒,对着公公再次一揖:“劳烦公公回复陛下,粥很好,殿下与臣,心意更暖。”
那掌事公公脸上的笑容似乎僵了一下,他深深地看了陆羽一眼,那眼神里,有惊讶,也有了然。他本以为会看到惊慌失措,或是感激涕零,却没想到,是这般滴水不漏的平静。
“陆侍郎说的是,奴婢一定将话带到。”
李旦站在一旁,看看陆羽,又看看那公公,脑子还有些转不过弯。但他不傻,他知道陆羽这么做,必有深意。于是,他也学着陆羽的样子,端起另一碗粥,三两口喝完,学着陆.羽的语气,说了几句场面话。
掌事公公收起食盒,躬身告退。
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殿门外,李旦才长长舒了一口气,急切地问道:“陆卿,这到底……”
“殿下,”陆羽打断了他,目光幽深,“这便是臣今夜要教给您的第二课。”
他指了指那空空如也的食盒位置。
“为君者,不仅要会听话,更要会听话外之音。陛下的每一个举动,每一句话,甚至每一道菜,都可能藏着她的深意。您要学的,是如何读懂这份深意,并做出最正确的应对。”
李旦的脸一阵红,一阵白。他这才明白,自己方才那副欣喜若狂的样子,在母亲的眼线看来,是何等的幼稚可笑。而陆羽,却在不动声色间,替他化解了一场无形的危机。
他对着陆羽,再次深深一揖,这一次,姿态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谦卑,也都要真诚。
“孤……明白了。请陆卿,继续教我。”
这一夜,东宫的灯火,再未熄灭。
这里不再是太子处理政务的殿堂,而成了一间私密的、只属于君与臣的课堂。
陆羽,便是这间课堂唯一的老师。
他没有再讲那些空泛的大道理,而是将那两份即将呈上来的章程,当成了活生生的教案。
“殿下,户部尚书刘景先,是裴相的人。您觉得,他的这份‘以工代赈’的章程,会如何写?”陆羽抛出问题。
李旦皱眉思索了半晌,按照陆羽教的思路,答道:“他表面上一定会写得尽善尽美,处处为民着想,但在……在钱粮的发放和人员的调配上,他会故意设置障碍,让新政难以推行,最后让百姓的怨气,都撒在孤的身上。”
“不错。”陆羽赞许地点头,随即又问,“那殿下该如何批复,才能让他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李旦又陷入了沉思。
陆羽也不催促,只是提笔,在纸上画了一个简单的流程图:【申请】-【审核】-【发放】-【监督】。
“殿下请看,问题往往就出在流程上。他们会把流程弄得无比繁琐,让百姓望而却步。而您要做的,就是简化流程,同时,把监督的权力,从他们自己手上,夺过来。”
陆羽用笔尖重重地点在“监督”二字上。
“殿下可下旨,成立一支‘黄河赈灾巡查使’。这支队伍,不归户部管,由御史台和宗正寺(李氏宗亲管理机构)共同组建,直属于东宫。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就是微服私访,去一线查访钱粮是否发到了百姓手中。一旦发现有官员克扣、刁难,不必上报,可持太子金令,就地免职,先斩后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唐:投资武则天我成了万古一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唐:投资武则天我成了万古一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