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公府的血,一夜之间就干了。
但那股子血腥味,却像是长了脚,钻进了长安城每一座高门大院的门缝里。第二天清晨,整个长安的权贵圈子,安静得像一片坟地。
坊间市井,却是另一番光景。
“听说了吗?新上任的那个陆侍郎,把赵国公的府邸给抄了!”
“何止是抄了,血都流成河了!那可是太宗皇帝的本家,说动就动,这天,怕是要变了!”
“嘘!小声点!那位可是天后娘娘跟前的红人,杀人不眨眼的活阎王!”
东市的一家胡饼铺子前,陆羽穿着一身寻常的青色布衣,一边小口吃着刚出炉的胡饼,一边听着周围百姓的窃窃私语。他的眼中,能看到人群头顶飘起的一片片【恐惧(灰)】与【厌恶(褐)】。
民心,是最容易被煽动,也最容易被误导的东西。
暴力能让权贵闭嘴,却会让百姓寒心。而修建望云楼,乃至未来迁都洛阳这种浩大的工程,若是失了民心,便如在沙上建塔,风一吹就倒了。
武则天要他建楼,更要他借建楼来立威、敛财、平异己。但她绝不希望,为了建一座楼,而让整个长安的百姓都视她为暴君,视她提拔的陆羽为酷吏。
那抹【警惕】的灰色词条,便是警告。
陆羽将最后一口胡饼咽下,擦了擦嘴角。他知道,唱完了黑脸,该换一出白脸戏了。
他没有回兵部,而是径直走向了西市。这里龙蛇混杂,是消息流传最快的地方。他走进一家名为“四海通”的商栈,这里是内卫在城西的一处秘密据点。
“大人。”一名管事模样的中年人立刻迎了上来,正是那百名内卫中的一个小旗官,名叫赵三。
“事情办得如何了?”陆羽坐下,自顾自地倒了杯茶。
“回大人,国公府那边已经清理干净。赵国公‘主动’献宅献银的消息,也派人传出去了。只是……”赵三面露难色,“只是外面都说您……手段太狠,是个屠夫。”
“屠夫?”陆羽笑了笑,不以为意,“对付饿狼,不用屠刀,难道用道理吗?”
他放下茶杯,眼神变得锐利起来:“但对付绵羊,就不能用屠刀了。赵三,我交给你一个新差事。”
“大人请吩咐!”
“这长安城里,有多少家茶楼酒肆?有多少个说书先生?又有多少个成天在街头巷尾嚼舌根的闲汉?”
赵三一愣,不知陆羽为何问这个,但还是迅速答道:“回大人,叫得上名号的茶楼酒肆,不下百家。至于说书先生,大概有二三十个。街头混日子的闲汉,那就数不清了。”
“好。”陆羽从袖中取出一袋沉甸甸的金叶子,放在桌上,“从今天起,我不要你们去盯梢、去杀人。我要你们,去说书,去唱戏,去把一个故事,传遍长安城的每一个角落。”
“说书?”赵三的表情有些滑稽,他一个成天与刀光剑影为伴的内卫,让他去干说书先生的营生?
“对,说书。”陆羽的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意,“我要这长安城的百姓,换个角度来看这望云楼。”
他伸出手指,在桌上沾着茶水,画了一个简单的草图。
“第一,这楼,不是为陛下享乐,而是为太宗皇帝尽孝。陛下夜梦先帝,说高处不胜寒,故而要建此楼,让先帝在天之灵,也能俯瞰他亲手打下的万里江山。谁反对,谁就是不孝。”
“第二,这楼,是为万民祈福。要编个故事,就说此地乃是龙脉所在,建楼可以镇压邪祟,保我大唐风调雨顺,百姓五谷丰登。楼建成之日,便是万民同庆之时。”
“第三,这楼,是给百姓饭碗。告诉那些工匠、脚夫、泥瓦匠,这是朝廷给他们送来的活计,能让他们养家糊口,过个肥年。谁要是从中作梗,就是断大伙儿的财路。”
赵三听得目瞪口呆,他从未想过,一栋楼,还能说出这么多名堂来。
陆羽看着他那副模样,又补充道:“光说这些大道理没用,得有趣。去,找几个笔杆子,编几段朗朗上口的童谣。”
他随口念道:“望云楼,接九天,文曲星君下凡间。惩恶霸,佑良善,金砖银瓦百姓建。”
“文曲星君?”赵三咂摸了一下味道,“大人,这说的是您?”
“可以是任何人,但不能是我。”陆羽摆了摆手,“记住,故事里可以有活阎王,也可以有救苦救难的菩萨,但绝不能有兵部侍郎陆羽这个人。我要让百姓觉得,这是天意,是民心,而不是朝廷的强令。”
他将那袋金叶子推过去:“钱你拿着,去找那些说书先生,找那些泼皮闲汉,让他们去传。谁说得好,传得广,赏钱加倍。三天之内,我要长安城里,再听不到‘屠夫’二字,只听得到‘望云-楼’的传说。”
“是!”赵三收起金叶子,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差事,可比杀人有意思多了。
接下来的几天,长安城里悄然刮起了一阵奇异的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唐:投资武则天我成了万古一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唐:投资武则天我成了万古一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