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见王爷爱国之心如此炽热,实在不忍其报国无门。这才斗胆提议,王爷可将这五十万贯,直接捐入边军府库。如此一来,钱粮直达边关,将士三军用命,既全了王爷的忠君爱国之名,又彰显了皇室宗亲的担当与表率。臣还想着,事后定要亲自上书,为王爷请功,让天下人都看看,我大周的魏王,是何等深明大义,高风亮节!”
他一番话说得是情真意切,慷慨激昂,仿佛他做的一切,都是在为武承嗣着想,是在为他铺就一条名垂青史的光荣大道。
武承嗣听得目瞪口呆,他张着嘴,想反驳,却发现自己每一个字都被堵死在了喉咙里。
说陆羽不给你面子?人家是想让你名垂青史。
说陆羽巧取豪夺?人家是给你指了条报国明路。
你要是现在说自己不想捐了,那不就等于当着陛下的面,承认自己方才那番“为国分忧”的说辞,全都是放屁吗?
“你……你……”武承嗣指着陆羽,气得浑身发抖,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太平公主,终于动了。
她没有像武承嗣那样哭闹,也没有像陆羽那样辩解。她只是上前两步,对着武则天,深深地福了一礼。再抬起头时,眼圈已是通红,那双美丽的凤目中,蓄满了晶莹的泪水,却倔强地不让它落下。
“母后。”
她只叫了两个字,声音里就带上了无限的委屈与心酸。
“女儿……女儿不委屈。”她咬着嘴唇,声音微微颤抖,“魏王兄是您的亲侄儿,是女儿的兄长,他说女儿几句,便说了。可是……可是他千不该,万不该,不该藐视母后您亲自定下的国策,不该将您亲封的帝师,视作可以随意拿捏的家奴啊!”
“女儿今日才知,原来在魏王兄眼中,我大周的法度,竟还不如他魏王府的门槛高。女儿替母后感到心寒,替这满朝文武,替这天下万民,感到不平!”
她的话,字字泣血,句句诛心。
她没有为自己辩解一句,却将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武承嗣的“藐视皇权”与“目无法纪”。
如果说陆羽的言辞是“诛心”的利剑,那太平公主的眼泪,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武则天看着地上还在发愣的武承嗣,又看了看身姿笔挺、一脸“忠贞”的陆羽,最后,目光落在了自己那个泫然欲泣、满心“委屈”的女儿身上。
对比,何其鲜明。
她头顶的词条,开始剧烈地变幻。
那【烦躁】与【恼怒】如潮水般褪去,【猜疑】也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明悟(金)】与【失望(灰)】。
“够了!”
女帝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重重地砸在殿中。
武承嗣一个激灵,吓得趴伏在地。
“武承嗣,你身为魏王,不思为国分忧,却为一己私利,在朝堂之上,与帝师、公主争执不休,事后更有脸来此颠倒黑白,搬弄是非!你……太让朕失望了!”
武则天缓缓站起身,居高临下地看着他,眼神冰冷得没有一丝温度。
“传朕旨意,魏王武承嗣,言行失据,德不配位,着禁足府中三月,闭门思过!没有朕的旨意,不许踏出府门半步!”
“至于那五十万贯……”女帝顿了顿,目光扫过陆羽,“既然魏王有此心意,朕也不能不成全。这笔钱,就由内帑先出了,记在魏王名下,捐给边军。帝师,此事由你督办。”
“臣,遵旨。”陆羽躬身领命,心中却是微微一笑。
这一手,才叫帝王心术。既惩罚了武承嗣,又全了皇家的面子,还顺便卖了个人情给边军,一举三得。
武承嗣面如死灰,瘫软在地,他知道,自己这次,是彻底输了,输得一败涂地。
处理完武承嗣,武则天的目光落在了陆羽和太平的身上,神色缓和了许多。
“太平,你先回去吧,莫要因此事伤了心神。”
“是,母后。”太平公主擦了擦眼角,行了一礼,转身离去时,悄悄地给了陆羽一个眼神,那眼神里,有胜利的喜悦,也有一丝别样的光彩。
大殿中,很快只剩下了武则天、陆羽,以及侍立在侧的上官婉儿。
气氛,在这一刻,变得有些微妙。
女帝重新坐回龙椅,沉默了片刻,那双深邃的凤目,带着审视的意味,一瞬不瞬地盯着陆羽。
陆羽能感觉到,那道目光仿佛要将他从里到外,看个通透。
许久,武则天那低沉而充满磁性的声音,才在空旷的大殿中缓缓响起。
“陆羽,你走近些。”
陆羽依言上前。
“告诉朕,今日这出戏,从头到尾,究竟是你这个帝师在执笔,还是我那个女儿……在为你递墨?”
喜欢大唐:投资武则天我成了万古一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唐:投资武则天我成了万古一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