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举着笔记本,认真记录:“我们城市的公园都有绿植团的孩子巡逻,看到乱扔垃圾的会主动劝说,还会在植物旁边挂提示牌,效果挺好的!”
林小满点点头:“除了净化水质,引导市民爱护环境也很重要。孩子们的方法就很管用,既能减少垃圾问题,还能传播保护理念。”
离开荷花池,一行人前往老城区的古街区。这里有几棵百年朴树,是邻市的古树名木,可如今树干上缠绕着不少电线,根部被商铺堆的杂物压着,枝叶稀疏,连新芽都很少冒。周明看着朴树,语气沉重:“这几棵朴树是我们的宝贝,可周边商铺多,居民也密集,保护起来特别难。之前想给古树围个保护栏,还遭到了商户的反对,说影响生意。”
林小满走到最粗的那棵朴树旁,轻轻抚摸着树干,耳边传来它苍老而无力的声音:“我活了一百多年了,从来没这么难受过。电线勒得我疼,根部被压得喘不过气,连阳光都被旁边的广告牌挡着,我快撑不住了……”
旁边的一棵小朴树也附和:“我爷爷太可怜了,商户们的箱子堆在它根部,雨水都渗不进去,它的树皮都干裂了。”
林小满心里一阵难受,她指着朴树根部的杂物和缠绕的电线:“周主任,古树的根系和树皮是生存的关键,电线缠绕会影响养分输送,杂物堆积会导致土壤板结,再这样下去,这些朴树真的会出大问题。”
周明叹了口气:“我们也知道这些问题,可协调起来太难了。商户们觉得古树挡着他们的招牌,居民也习惯了在周边堆东西,沟通了好几次都没结果。”
轩轩指着朴树旁边的广告牌:“我们城市的古树都挂了保护牌,还有绿植团的孩子定期巡逻,谁敢破坏,孩子们都会去劝说,大家慢慢就习惯保护古树了!”
一行人边走边看,从主干道到公园,再到老城区,林小满听到了无数植物的吐槽——小区里的月季抱怨被频繁摘花,学校里的绿萝因为浇水太多烂根,城郊的侧柏被施工队的车辆碾压得枝叶折断。这些问题看似零散,却暴露了邻市绿化的核心症结:重颜值轻适配、重种植轻养护、重管理轻沟通。
中午吃饭时,周明召集了邻市绿化部门的核心成员,想让林小满多提提具体意见。饭桌上,一位年轻的技术员忍不住问:“林老师,你怎么能这么快就发现这些问题?我们天天巡查,都没觉得这么严重。”
林小满放下筷子,笑着说:“其实是植物告诉我的。”她没有明说自己能听到植物说话,而是换成了通俗的说法,“我们团队有个习惯,每到一个地方,都会蹲下来仔细观察植物的状态——叶片发黄可能是土壤有问题,枝叶稀疏可能是光照不足,根系腐烂肯定是浇水不当。这些细节,都是植物在给我们传递信号。”
她举了自己城市的例子:“我们之前有条主干道,种的也是香樟,同样面临尾气重的问题,后来我们换成了耐污染的侧柏和构树,再搭配麦冬做地被植物,存活率一下子就上来了。还有古树保护,我们发动孩子们认养,商户们看到孩子们这么爱护古树,也主动加入了保护队伍。”
张胖子趁机插话:“没错!合适的品种和科学的养护才是关键!我那儿有专门针对城市污染环境培育的幼苗,还有土壤改良剂、生态营养液,你们要是需要,我马上就能送货过来!”
刘宇推了推眼镜,拿出平板电脑:“我刚才记录了你们这里不同区域的植物问题,主干道香樟的土壤板结率达70%,荷花池水质的氨氮含量超标,古树周边的土壤透气性不足,这些数据都能支撑林老师的判断。”
陈阳补充道:“而且养护方式也有问题,比如香樟不需要天天浇水,荷花池不能用化学药剂除虫,这些都需要针对性调整。我们可以提供一套标准化的养护方案。”
周明听得连连点头,拿出笔记本认真记录:“林老师,你们说得太有道理了!我们之前就是太追求景观效果,忽略了植物的实际需求,养护也全凭经验,没有科学依据。你一定要帮我们想想办法!”
饭后,林小满带着团队再次来到生态公园,这次她准备现场演示如何判断植物问题。她让陈阳挖开香樟根部的土壤,白色的新根寥寥无几,大部分根系都发黑腐烂;又让刘宇检测荷花池的水质,数据显示多项指标超标;还让孩子们给朴树的树干做了简单的伤痕记录。
这些直观的证据,让随行的绿化工作人员都信服了。一位老技术员感慨道:“我们之前只看表面,没想到根系和水质的问题这么严重。林老师,你这趟来得太及时了!”
李婷举着相机,把这些画面都记录下来,嘴里念叨着:“这些都是最真实的素材,剪进视频里,肯定能帮邻市的市民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琪琪抱着多肉,蹲在朴树旁,轻声说:“朴树爷爷,你再坚持一下,林老师会帮你的。”多肉的叶片对着朴树晃了晃,像是在安抚它。林小满看着这一幕,心里更坚定了要帮邻市解决问题的想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靠听懂花草说话称霸全国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靠听懂花草说话称霸全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