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胖子很快从就近的育苗基地调来了一批核桃和花椒幼苗,还带来了土壤改良用的有机肥。陈阳则教村民们挖坑、培土的技巧,强调要顺着山势种植,利用地形挡风,避免树木被吹歪。少年绿植团的孩子们和村里的小学生一起,给每棵树苗做了专属的养护牌,写上种植日期和养护要点。
村民们一开始还半信半疑,可看到树苗种下去半个月后就冒出了新芽,态度彻底转变了。每天清晨,都有村民扛着锄头去给树苗松土、浇水,老支书更是把核桃树当成了宝贝,每天都去树下转悠。林小满再次来到村里时,听到核桃树苗们欢快的声音:“这里的阳光正好,村民们很用心,我们要快点长大,结出核桃报答他们!” 老支书笑着说:“现在村里的老人孩子都爱护这些树,连打牌都挪到了树苗旁边,顺便照看它们。”
与此同时,刘宇和陈阳正在北部老旧工业城市——临钢市推进土壤修复和绿化工作。临钢市因钢铁产业兴起,长期的工业生产导致周边土壤重金属超标,地表几乎寸草不生。市绿化局的孙局长带着他们来到一片废弃厂区,地面呈现出不正常的灰褐色,连杂草都不见踪影。“我们试过换土种植,可成本太高,换了一次又一次,植物还是活不了。”
刘宇拿出土壤检测仪,数据显示土壤中铅、镉等重金属含量远超标准值。林小满通过视频连线,听到了这片土地下微弱的“哀嚎”,像是无数植物的残根在诉说痛苦。她远程指导:“单纯换土不现实,我们可以用‘植物修复+土壤改良’的组合方案。种植蜈蚣草、东南景天这些能吸附重金属的植物,先净化土壤,再搭配构树、臭椿等耐污染树种,逐步改善生态。”
陈阳立刻从育苗基地调来了一批蜈蚣草和东南景天幼苗,教工人将幼苗密集种植在污染严重区域。张胖子则送来特制的土壤改良剂,混合着活性炭和有机肥,能有效降低重金属活性。为了加快修复进度,他们还搭建了简易的大棚,控制温度和湿度,促进植物生长。
三个月后,废弃厂区的地面终于冒出了成片的绿色。蜈蚣草长得郁郁葱葱,吸附了大量重金属;构树的幼苗也扎下了根,叶片在阳光下泛着翠绿。孙局长激动地拍了视频发给林小满:“没想到真的能种活!现在周边的居民都说,厂区终于有了生气,再也不是灰蒙蒙的样子了!” 林小满仿佛听到构树们兴奋的声音:“我们能感觉到土壤在变好,再给我们点时间,我们能把这里变成绿洲!”
李婷则带着宣传团队,在全省发起了“绿植守护日记”活动。她鼓励各地的绿植团成员、志愿者记录自己和植物的故事,拍成短视频或写成文字,在全省平台上展示。活动一经推出,就收到了上万条投稿——有山区孩子记录核桃树的生长,有工业园区工人拍摄构树吸附粉尘的过程,还有老人分享和古树的故事。
其中一条来自云溪县小女孩的视频火了,视频里她每天给花椒树浇水,对着树苗唱歌,看着树苗从幼苗长成小树,最后结出第一批花椒。视频配文:“花椒树长大了,我也长大了,我们一起守护家乡的山。” 这条视频感动了无数网友,也让更多人关注到山区的绿化。
少年绿植团的“绿植手拉手”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琪琪带着多肉,先后走访了全省十多所乡村学校,和当地的孩子们分享养护经验,赠送多肉幼苗。每到一所学校,多肉都会成为焦点,孩子们围着它叽叽喳喳,琪琪则趁机教大家如何观察植物、记录植物状态。在她的带动下,全省新增了200多个校园绿植团,成员超过两万人。
张胖子的育苗基地也发挥了大作用。四个基地根据不同气候带培育的幼苗,源源不断地运往全省各地,不仅供应政府绿化项目,还平价卖给村民和社区。他还推出了“新手养护套餐”,包含幼苗、营养液和简易养护手册,让普通人也能轻松种活植物。短短半年,他的幼苗销量就突破了百万株,成了全省绿化的“物资后盾”。
推广过程中,林小满团队也遇到了不少难题。有些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幼苗运输困难,张胖子就和当地的农户合作,建立小型育苗点,传授育苗技术;有些基层工作人员理念落后,坚持要种名贵树种,林小满就带着他们去周边试点参观,用实际效果改变他们的想法;还有些地方资金不足,省绿化局就协调专项资金,张胖子也主动降低幼苗价格,确保方案能顺利推进。
半年后,全省推广迎来了第一个阶段性成果。11个地级市的核心试点全部落地,绿化存活率平均提升了30%,其中山区县的经济绿化模式不仅改善了环境,还让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增加了500多元;老旧工业城市的土壤修复初见成效,多个废弃厂区变成了口袋公园;城市里的绿植团数量突破500个,志愿者人数超过10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靠听懂花草说话称霸全国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靠听懂花草说话称霸全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