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结束后,记者们蜂拥而上,围堵着参会的委员和林小满。赵芳对着镜头说:“条例的通过,标志着我市古树保护进入法治化阶段。接下来,我们会加快制定实施细则,确保条例落地生根。”
林小满则拿着刚印发的条例文本,笑着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胜利,是所有爱护古树、守护绿意的市民的胜利。从今天起,每一棵古树都有了法律护身符,它们的安全终于有章可循了。”
当天中午,《城市古树名木保护条例》通过的消息就登上了本地所有媒体的头条,省电视台更是进行了滚动播报。网上的庆祝声此起彼伏,#城市古树有了法律护身符#的话题迅速冲上热搜,阅读量突破5000万。
“太好了!以后再也不用担心古树被随便砍了!”
“为林老师和孩子们点赞,没有他们的坚持,就没有这个条例!”
“建议尽快把全市的古树都登记保护,让法律早点生效!”
“希望执法能严一点,别让条例变成一纸空文!”
梧桐巷的居民们更是激动,张奶奶特意煮了大锅的汤圆,分给前来道贺的邻居,还端了一碗放在黄连木的防护棚下:“树啊,以后你就安全了,好好长!” 林小满赶到时,听到黄连木欣慰的声音:“……有法律保护,我就能安心看着孩子们长大了,也能和老伙计们报个信了……” 它的枝桠轻轻垂下来,蹭了蹭林小满的手臂,像是在道谢。
条例通过后的第三天,市绿化局就牵头召开了条例实施推进会,联合规划、住建、城管、财政等多个部门,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分工。会上,绿化局王局长宣布了三项紧急行动:一是开展全市古树名木专项普查,建立完整的数据库;二是制定古树养护技术规范,组建专业养护团队;三是设立古树保护举报专线,接受市民监督。
林小满团队被聘请为专项行动的技术指导,负责普查和养护方案的制定。刘宇立刻着手优化古树普查表格,增加了树龄评估、生长状态、周边环境、特殊价值等多个维度的内容;陈阳整理出古树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案,准备用于养护团队的培训;李婷则制定了普查宣传计划,拍摄了条例解读的短视频,教市民如何识别和保护古树;张胖子更是提前备好了普查所需的工具和应急养护物资,还承诺普查期间所有物资成本价供应。
开发商们也迅速做出反应。之前梧桐巷项目的张总主动联系林小满,不仅捐赠了10万元到古树专项养护基金,还表示会在旗下所有在建项目中,增加古树和原生植物的保护条款。他笑着说:“条例出台后,我们也想明白了,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企业的口碑,以后我们要主动做植物保护的参与者。”
其他开发商也纷纷跟进,有的捐赠物资,有的组织员工参与古树养护志愿活动,原本抵触的情绪,彻底变成了积极配合的态度。
少年绿植团的孩子们则成了条例的“小小宣传员”。他们带着条例解读手册,走进社区、学校、公园,给市民们讲解条例内容。浩浩拿着扩音器,在广场上大声宣讲:“以后看到有人破坏古树,大家可以拨打举报电话,执法部门会严肃处理!” 琪琪则教小朋友们画古树保护标识,贴在小区的树木旁,提醒大家爱护植物。
一周后,全市古树名木专项普查正式启动。林小满带着第一组普查队,先从老城区开始。他们的第一站是城南的天宁寺,寺里有一棵千年银杏,树龄超过1200年,是全市目前已知树龄最长的古树。这棵银杏树干粗壮,需要六个成年人才能合抱,枝桠舒展,覆盖了大半个寺院。
林小满凑近树干,听到古树沉稳而沧桑的声音:“……我活了一千二百多年,见过寺院的兴衰,躲过了战火,就是最近几年,游客太多,总有人扒树皮、刻名字,还有孩子爬上树枝,我的枝干已经断了好几根……” 她心里一阵难受,立刻让队员记录下受损情况,陈阳则当场给古树做了体检,发现树干有两处空洞,需要及时填充修复。
寺里的住持握着林小满的手说:“我们一直想好好保护它,可没专业方法,也没执法权,管不住游客。现在有了条例,太好了!” 林小满承诺会尽快制定修复方案,还会安排绿植团的孩子来做志愿引导,提醒游客文明参观。
普查队的第二站是城郊的老槐树,也就是那位村民提到的被腰斩的老榆树的邻居。这棵老槐树树龄80年,树干也有轻微的空洞,周边的土壤被农药污染,叶片发黄。林小满听到它悲伤的声音:“……我的老伙计没挺过来,我也快不行了,农药渗进土里,我的根疼得厉害……” 队员们立刻采集土壤样本,刘宇检测后发现土壤中农药残留超标,陈阳当场制定了土壤改良方案,张胖子则送来了解毒剂和有机肥。
那位村民看到普查队的到来,激动地说:“现在有条例保护,还有你们帮忙,这棵老槐树总算有救了!” 他主动加入普查队,帮忙记录槐树的生长状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靠听懂花草说话称霸全国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靠听懂花草说话称霸全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