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里”书店那场无声的“微创手术”,虽然成功剔除了寄生的“镜影”,但留下的后遗症,远比一次能量透支要深刻得多。一种冰冷的紧迫感,如同北地早至的寒霜,悄然覆盖了事务所此前因“环境营造”初见成效而带来的些微暖意。
林小满恢复得比预想中慢。精神的过度耗损让他时常感到一种源自意识深处的疲惫,看东西偶尔会带上几秒的重影,耳边也总是萦绕着一种极高频的、几不可闻的嗡鸣,那是过度使用感知力后,神经末梢发出的抗议。但他更难受的,是心里头那股挥之不去的滞涩感。
“镜影”的出现,颠覆了他对“噪音”的认知底线。这东西不仅恶,而且奸。它不再满足于制造显而易见的混乱,而是学会了披上“温暖”与“善意”的画皮,试图从根子上混淆是非,污染那些真正能够对抗它的力量源泉。这感觉,就像你举着火把在黑暗里前行,却突然发现,有些阴影本身就伪装成了光。
他开始下意识地审视周围的一切。楼下小卖部李伯乐呵呵递过来的一根冰棍,他会本能地停顿半秒,去分辨那笑容背后,是否藏着一丝被无形放大的、期待回报的算计;顾小飞大大咧咧揽着他肩膀说“哥们儿别愁了”,他也会下意识地去感知那份热血里,有没有掺杂进一丝“噪音”刻意模仿的、空洞的豪迈。
他知道这样不对,像得了疑心病。但他控制不住。那份能窥见能量“意图”的能力,此刻成了一把双刃剑,在赋予他洞察力的同时,也在他与世界之间,隔开了一层难以言喻的、透明的隔膜。
“老板”似乎察觉到了他的异常,这几天格外黏他,常常跳上他的膝盖,用毛茸茸的脑袋固执地顶开他紧握的拳头,然后把温热的、带着细小倒刺的舌头,轻轻舔舐他的手腕。那细微的刺痛和毫无保留的亲昵,像一股清泉,偶尔能暂时冲散他脑中那些过度解析的杂念。
老周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他没多说什么,只是在一天晚饭后,泡了两杯浓得发苦的酽茶,把其中一杯推到林小满面前。
“尝尝,”老周自己先呷了一口,布满皱纹的脸皱成一团,随即又舒展开,“苦到头,就回甘了。”
林小满端起杯子,学着他的样子喝了一大口。极致的苦涩瞬间霸占了整个口腔,让他几乎要吐出来,但几秒之后,一股奇异的、醇厚的甘甜果然从舌根深处缓缓泛起。
“格(这)世上的事,跟喝茶差不多。”老周看着杯中沉浮的茶叶,声音慢悠悠的,“看得太清,容易苦着自己。可要是因为怕苦,就闭着眼瞎喝,那更容易喝到馊的。”
他抬起眼,目光清明地看着林小满:“‘镜子’摆在那儿了,照出鬼影,不是镜子的错。咱要做的,不是把镜子砸了,或者把自己眼睛戳瞎。是得练出一副……火眼金睛。真的假不了,假的,它也真不了。”
老爷子的话,像一把重锤,敲在了林小满心头的郁结之上。是啊,因噎废食才是最大的愚蠢。“噪音”可以模仿形式,但那份源于生命本真的、毫无功利心的温暖“意图”,是它无论如何也复制不来的核心。父亲笔记里强调“纯粹的小事能量”,其“纯粹”二字,指的正是这份无法被伪装的“真心”。
他需要做的,不是怀疑一切,而是进一步提升自己感知的“分辨率”,不仅要能分辨恶,更要能精准地识别和信任那种独一无二的、真实的“善”。
这个认知,像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他不再强迫自己停止“审视”,而是开始有意识地将感知的重点,从“寻找破绽”转向“感受真实”。
他抱着“老板”,去感受它喉咙里发出的、毫无理由只是因为舒适的咕噜声里,那份纯粹的满足;他站在窗边,看着楼下放学归家的孩子扑进母亲怀里时,那瞬间迸发的、不掺任何杂质的喜悦能量;他甚至会刻意去触摸老周修好的那些旧物件,感受其中蕴含的、使用者留下的真实的生活痕迹与情感温度。
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苏晓的探测器数据,提供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辅助角度。那些被“噪音”模仿制造的“伪正能量”,无论其表面频率多么接近真实,在苏晓那套专门针对能量结构稳定性和“信息熵”的高级算法分析下,总会呈现出一种内在的“机械性”和“低复杂度”,就像一幅用复印机无限复制后的画,失去了原画的笔触和灵魂。而真实的、发自内心的“小事能量”,其能量结构则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充满生机的“混沌有序”。
理论与实践,感知与数据,在这一刻形成了完美的互补与印证。
几天后,一个新的委托找上门。这次是社区反映,最近在几个受欢迎的街心公园和广场上,出现了一些异常“热情”的街头艺人或者活动推广者。他们的表演或说辞极具感染力,能迅速吸引人群,但奇怪的是,凡是在他们周围停留过久的人,之后都会感到一种莫名的精神亢奋和空虚,甚至会对其他不参与这些活动的人产生轻微的排斥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都市小事事务所请大家收藏:(m.20xs.org)都市小事事务所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