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厂长二话不说,为他引荐了许多当地牧民,随后便先行离开,让双方自行交易。
这次刘照天目标明确,在空间里备足了物资,还包括收音机、手表等紧俏物品。
许多准备结婚的年轻人都想换一对表作为新婚礼物,年长的牧民则希望用收音机解闷。
因此这次刘照天收获颇丰,一次性换得了数十只羊。
离开时,牧民们还叮嘱他下次多带些物资,并盼着他早日再来。
回到京城后,刘照天仍不忘本行,夏季时常去农村收购蔬菜,使得空间里的肉菜供应源源不断。
在他的有意宣传下,不少上层人士都知晓:若想买肉或冬季想吃蔬菜,尽可去找刘照天。
面对这些领导,刘照天始终坚持以物易物的方式,既避免了投机倒把的嫌疑,又让对方感受到诚意。
大家心知肚明这是刘照天有意结交。且不说市面上能否买到这些物资,即便能买到,也绝不可能像他提供的这般价廉物美。刘照天如此顾及他们的颜面,名义上是以物易物,实则是为了避免让他们为难。
因此众人也都默默接受了这份人情。
刘照天确实有意与他们交好,毕竟他并不指望靠这些人赚钱。这些年来,他还培养了若干得力助手:有的负责调查追踪,有的负责冲锋陷阵,更有人为他出谋划策。
当然,也有人为他赚钱。替他处理这些事的,是那个四处联络商贩的手下。刘照天手中的蔬菜,大多就是通过这个人转卖出去的。
他虽未刻意求财,但空间里的金条已近三百根,钱和票更是装满了两只箱子。
钱财一多,刘照天也就不那么在意了,吃喝用度都不缺,空间里几乎堆积不下。
想囤房,政策却不允许私人购买。
想买车,短途有自行车,远行厂里也有公车可用。
至于囤积古董,对他而言意义不大,真要等到行情起来,也是他七八十岁时候的事了。
若说要留给子孙,他空间里的那些古董,也足够后代挥霍了。
因此现在家里,光他自己的工资就能攒下不少,何雨水一个人的开销完全够用。
生活安顿妥当后,他也调整了工作方式。不再像从前那样处处激进,而是稳扎稳打。没想到越是如此,越受到上级的重视,认为刘照天愈发成熟稳重。
由他提出的质量管理体系,两年时间便推广至全国,各家工厂成效显着,他也因此为国家生产效率的提升贡献了力量。
不少高层领导有意调他去某些部门任职,以发挥他更大的能力。
但这与他想保持低调的初衷相悖,刘照天以“希望在基层多锻炼几年”为由,婉拒了这些机会。
他心里清楚,这个时期不宜过于出头。等到那些他曾帮助过的领导重新复出,才是他大展身手的时候。
他一直都在暗中接济那些失势的领导。在职的,他劝他们离开京城,远赴边远地区任职;已被革职的,则被他安排到熟悉的偏远村庄。那里的村支书与他交好,可以时不时照应他们。
无论得势还是失势,刘照天都一视同仁。
每逢节日,他都会让人备上一份礼物送去,夏天送肉和蛋,冬天送青菜。
而且他送完礼从不提任何条件。
他不贪心、知分寸、懂进退,让所有人都对他颇为欣赏。
刘照天的工作和生活都很顺遂。家中妻子和孩子让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而在于海棠那里,他又能体会到爱情的悸动。
于海棠也愈发优秀。她本身有天赋,播音主持又是她所热爱的,加上勤奋努力,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电台的台柱子。
不知是爱情的滋养,还是越来越会打扮,于海棠也出落得愈发美丽动人。
于海棠一再声明自己已有男友,却依然追求者不断,这恰好证明她的魅力出众。然而追求者过多,确实令人心烦意乱。
上班前刘照天曾叮嘱于海棠,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就去找李定国。实在不堪其扰的于海棠只好向李定国反映情况。
李定国深知于海棠是刘照天的红颜知己,上次就因她的事闹得整个广播大厦人心惶惶。虽然那件事让他得了些好处,但他宁可从不认识刘照天,更不愿把于海棠安排到单位来——这姑娘简直是个移动 桶,引线还攥在刘照天手里。
他只得硬着头皮应承下来,挨个找追求者谈话。部分人经劝说后知难而退,但有些自恃背景的依然我行我素。尤其有个小领导竟想效仿崔大可下药用强,此人靠这般手段已得手多次,以为于海棠事后不敢声张。
所幸行动时被李定国当场制止。得知此事后,刘照天惊出一身冷汗。他原以为有李定国照应不会出岔子,没承想竟有人如此胆大包天。
刘照天立即派人联系广播大厦领导说明原委,谁知对方第一反应竟是捂盖子。这般态度彻底激怒了刘照天,他当即发动人脉展开报复。
整个广播大厦再度陷入混乱:先是无故断水,接着电力检修,最后只能靠柴油发电机勉强维持。随后又出现专业碰瓷团伙,专挑高层领导下手。报警后竟从领导口袋里搜出他人物品,虽最终证实是误会,但早晚不间断的闹剧让领导层几近崩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四合院:我的海王技巧用来坑禽兽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四合院:我的海王技巧用来坑禽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