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路上,突然寻呼机响了,周围人全投来羡慕的眼光——这不就一下子显得他们与众不同了吗?”
“这还不够震撼吗?”
领导想了一下,眼睛亮了,笑着说:“你这家伙,打擦边球的功夫真是没人能比。不过还是得小心,盯着你的人多着呢。”
刘照天只能点头。他清楚自己在香江的处境。
接着,他和领导商量出一个广告剧本:一条用黑帮题材来突显寻呼机重要性的短片。
回去的路上,刘照天沉思起来。
他没想到国家现在对电子产业的动向这么警觉。
看来,他也该从技术层面来协助布局了。
于是他想到电脑和游戏。
电脑的技术含量太高,国内不仅硬件基础薄弱,连操作系统也没多少软件人才。
因此,他觉得最好先从游戏入手——技术门槛没那么高,也不容易引人注意。
接下来几天,他一边写游戏计划书,一边关注寻呼机项目的进展。
因为寻呼机需要大量电话线路,刘照天担心港话方面怀疑,就安排人注册多家皮包公司申请线路。果然,港话和大东对此未加重视,线路顺利批了下来。
内地已秘密调来几十名电子工程师,他们通过各种方式拿到香江身份证,表面身份分散,看不出问题。
当时正值香江人口激增期,招人并不难。技术问题解决了,招聘和培训接线员更是轻松。
整个寻呼机业务,看起来就像是一个香江小家族偶然发掘的商机,华夏的身影被完全隐藏。
在忙碌中,所有寻呼台基站搭建完成,人员也培训到位,该投放广告了。
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广告没有选在上午——那时社团成员大多在睡觉。
从中午开始,广告每小时播放一次。
投入虽大,但追求的是轰动效应,花出去的钱一定能赚回来。
许多香江市民在电视上看到了这条广告:
一个梳着背头、身穿风衣的社团大哥,突然被人堵在一间屋子里。
他身边只剩下两三个兄弟,幸好有寻呼机,才及时联系到了外面的手下。
这时一群身着黑色西装、戴着墨镜的手下提着冲了过来,吓退了仇家,救下了这位大哥。最后,这群古惑仔一起举起寻呼机,齐声念出广告词。
虽然很多人觉得这一幕很无厘头,
但社团的大哥们看到广告后却眼前一亮。
他们都发现了寻呼机的妙处——这东西虽然不大,危急时刻却是保命的神器。
其实刘照天想进军游戏机产业,并非一时兴起。
因为香港目前的工业主要以制衣、玩具和小规模的电子代工为主,但代工的多是收音机、电子表这类技术简单的产品。
他认为应该把重心放在电子代工业。
前两个产业技术含量低、门槛低、竞争激烈,他手头资金有限,不值得投入大量资金。
而电子代工业虽然目前在香港技术含量不高,但这一块与他手中的几个投资项目关联紧密,他认为有必要投入。
他打算只做研发,不涉足生产,将生产环节交给香港的代工厂。
他认为这样做有很多好处:一是代工厂生产经验丰富,能节省管理和时间成本,毕竟管理一百人和一千人是完全不同的;
二是他手中资源有限,必须用在刀刃上。只做研发会更灵活,也无需在固定资产上投入大量资金。电子产业更新快,这样做风险也更小。
之后,刘照天将可行性报告提交上去863,就去了寻呼机的销售门店看看。
毕竟广告已经打了一天,他也想看看效果。
他来到其中一家店。
店里人很多,但真正购买的人很少,因为BP机定价较高,大多数人只是来看热闹。
广告形式新颖,大家都想见识一下这新鲜玩意儿。不过,一些精英人士已经从广告中看出了门道,认真前来咨询的人也不在少数。
导购人员虽未经过刘照天亲自培训,但个个专业素质过硬。
每位导购都像是经过精挑细选,若让刘照天形容,就是“大漂亮白”——得体的职业装,长发盘在脑后,微笑恰到好处。
刘照天恍惚间有种置身机舱、面对空姐的感觉,她们热情又耐心。
当导购报出价格时,连刘照天也不禁咋舌。现在的BP机不仅机器价格高,服务费也贵得惊人。
但从那些精英人士跃跃欲试的表情中,刘照天看出他们很清楚——这玩意儿值这个价,不配不行。
本来可能要等一两个小时,现在只需几分钟。在香江这样商业竞争残酷的地方,一两个小时往往就决定了一个订单的归属。
于是现场也有不少人下了单。
刘照天又去看了其他几家寻呼机店,情况都差不多。购买的人群主要是精英人士和社团大哥。
看到销售情况不错,刘照天直接通知领导启动第二波广告。
这次没有选择电视台,而是在报纸上刊登软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四合院:我的海王技巧用来坑禽兽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四合院:我的海王技巧用来坑禽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