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江这样一个地方,突然冒出这样的企业,怎能不引起沈璧的注意?香江向来不重视理工科培养,本地既无科技人才,也无科技土壤。但据说他们拥有几十上百名华裔科研人才——这些人又是从哪里来的?
他已嗅到华夏的影子,甚至感觉刘照天就是他们推出来的靶子,只为吸引自己的注意。只是对方做得十分巧妙,让人难以察觉,但沈璧依然闻到一丝熟悉的味道。
可惜如今华夏与西方关系渐趋缓和。毕竟传呼机已是一种即将开放的技术,西方多国早已拥有,倭国也有十几家寻呼机及基站制造商。
毕竟是前任扶植起来的人,若在他任内出事,这责任算谁的?谁又能说得清?
而且他一上任就察觉邱先生的立场问题,却只能在背后悄悄打压。然而多年下来,对方越打压势力反而越庞大,还不时联合别人与英资企业作对。
此外,如今不少人也效仿邱先生,将目光投向了英资企业。
尽管人们常说“先有怡和,后有香江”,但怡和已逐渐走向衰落。
这些老牌企业显得力不从心,怡和更是疲于应对种种挑战。
在邱先生的协助下,郑先生成功取得了怡和的关键资产——九龙仓。
众人渐渐看清英资公司外强中干的实质,于是又将注意力转向了和黄。
有人打算趁机火中取栗。
沈璧思来想去,认为唯有坚定支持华商,借助这些中间人,丰汇才能重新进入华夏市场。
因此,他果断决定将和黄公司以半卖半送的方式转让给“爱国商人”。
沈璧心有顾虑,刘照天同样如此。
他早已察觉有人全天候跟踪自己。
尽管对方迟迟未采取行动,甚至还帮他解决了一些小麻烦,
但他仍不敢断定对方是敌是友。
因此这段时间,他不敢轻举妄动,一直处于闲散状态。
或许是领导担心他与韩湘生之间产生摩擦,
投资部已从华信公司独立出来,成立了中司,由他担任总经理。
刘照天感到,上级似乎希望避免因他影响华信的正常工作。
他没想到自己如今竟到了人见人嫌的地步。
于是,他安排投资部员工选择一些短期保本的投资项目,
自己则再次做起了甩手掌柜,闲暇时便与查老先生探讨洪荒宇宙的设定。
在刘照天提供的框架基础上,加上查老先生的润色,写作进展迅速,目前已写到鸿钧三次讲道的情节。
刘照天计划近期回京一趟,归期未定,便将剩余的大纲都交给了查老先生。
这段时间两人频繁相处,日日商讨如何使洪荒框架更趋合理。
在查先生创作的同时,刘照天也打算写一本书——毕竟,让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一直是他心中的梦想。
然而在内地出版颇为困难,他希望通过明报的出版体系实现这一目标。
刘照天其实是在借鉴《大国崛起》系列的内容,但即便是借鉴,过程也颇为磕绊。
虽前世曾读过该系列,却无法完整复述,仍需自己组织语言、遣词造句。
写了几万字后,他发现不仅存在许多,有时语句也不够通顺。
“三。”随后,刘照天将写作任务交给了报社的速记员,再由编辑仔细校对稿件。因此,他也成了最轻松的作者。
刘照天的举动广为人知。不仅华夏高层领导,连沈璧及众多香江高层人士都清楚他最近的日常。明报并非戒备森严之地,稍一打听便知刘照天早出晚归究竟在忙些什么。
谁能想到,一个与华信同等级别的中字头企业负责人,竟日复一日埋头写小说。许多人哭笑不得——他手下管着一百多号人,难不成要靠出版小说来养活?
领导曾有意找他谈话,但细想后作罢。他们明白刘照天不宜有大动作,不过仍派秘书对他提出批评意见。刘照天虚心接受。
其实这段日子他并非毫无作为,不仅拿到了查老先生的游戏版权,还同步推进游戏开发。国内已成功仿制街机电路板,只需采购足量零件即可量产。他还找人开发出《华夏方块》和《坦克大战》两款基于雅达利街机的游戏,只待街机到位便可试水市场。
虽然国内对街机研究已趋成熟,但寻呼机与基站技术的逆向工程尚未完全成功。港话上次失败后,大东通讯转而与倭国寻呼技术最成熟的松下集团合作,准备在香江稳扎稳打。
香江寻呼市场火爆异常,三个多月销量已突破十万台,相当于每二十个香江人就拥有一台寻呼机。即便扣除所有成本,利润依然可观。
刘照天深知,若想从摩托罗拉获得下一代产品,必将付出天价。他清楚摩托罗拉不仅拥有寻呼技术,更已研发出第一代大哥大,只是受限于量产与基站问题尚未上市。
他期盼内地科研人员加把劲,不求出类拔萃,只要能成功逆向仿制,利润必然丰厚。在大量采用国外成熟电子元器件的基础上,国内仿制传呼机大有希望——这毕竟是美国五十年代中期就已发展的技术,华夏科技人员只要吃透原理,完全可能攻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四合院:我的海王技巧用来坑禽兽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四合院:我的海王技巧用来坑禽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