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这次回家,刘照天并没有给他太多现金,只给了他一万多元作为临时开销。如果将来缺钱或想做生意,可以直接联系小魏。
这笔钱虽然属于傻柱,但刘照天也不愿眼睁睁看着大院的人把它骗光。毕竟,为了将大院从过去的吵闹不休整顿成如今的安宁有序,他付出了很多心血。
别看一万多块钱不多,在那个年代,如果傻柱不挥霍、不乱交女友、不养孩子、不供养闲人,这笔钱足够他用上五六年。
当时“万元户”的分量,不亚于后来的千万富翁。后来可能一套房子就值上千万,但在那个多数人靠工资生活、不允许自由经商的年代,谁家也没有多少积蓄。
只有少数私下做生意的人可能有点钱。虽然当时已允许做些小生意,但大多是小夫妻经营,规模有限。即便生意不错,也不敢轻易扩大,顶多叫父母来帮忙。
因此,普通家庭想存够一万块钱,几乎难如登天。
尽管傻柱还有几十万没有到手,但他把所有现金都留给了刘照天保管,而且从未怀疑过刘照天的支付能力。
刘照天从不担心钱的问题。
两人毕竟是亲戚关系,再怎么样刘照天也不会眼睁睁看着他们父子挨饿。
但傻柱要面对的远不止金钱的考验。
还有人性的纠葛。
当他再次见到年少时抛弃自己的亲生父亲,
遇见那个永远放不下、却已嫁给仇人的秦淮茹,
还有那个他曾视如己出、如今却在牢狱中的棒梗——
刘照天明白,一旦回到京城,那些傻柱爱过的、恨过的、甚至恨不得对方消失的人,都将重新闯入他的生活。
归去之后,必然波澜再起。
说起来,在香江开着汤铺的那段日子,大概是傻柱最安宁的时光。
吃穿不愁,手头宽裕,闲时小酌几杯,闷了就去附近走走。
可他终究选择了回去,离开香江的繁华,重返京城——虽是刘照天极力推动,却也是傻柱自己的决定。
傻柱离开后,刘照天清点他的资产,不由暗暗佩服。
没想到他不但有房有铺,还有几十万现金、数根金条,连玉石珠宝都有一些。
现金按约定与刘照天兑换,珠宝全给了何雨水。
铺子照常经营,毕竟员工还要生活。
刘照天把店铺交给傻柱在这收的一个徒弟打理,并大方分给他一成利润作为管理费。
这小伙子踏实稳重,也是从内地来的,刘照天很放心。
傻柱曾住的房子则交给娄晓娥高价出售。
行情正好,房子很快出手,成交价很高。
而这次傻柱回京,刘照天也间接得到了一大笔现金。
消息传开后,众人又是羡慕又是嫉妒,“软饭男”的说法悄悄传开。
但从此再没人怀疑他钱财的来路。
刘照天并不在意那些闲言碎语。
这几天他忙着办理傻柱房子的过户手续。忙完之后,他发现自已又闲了下来。
目前刘照天让公司继续保持保本投资的路线,收益只略高于银行利息。
但他认为这是最好的选择——毕竟再过两年,除了两家发钞银行外,任何银行都可能倒闭。
香江目前虽有七八十家银行,可一旦危机来临、市民挤兑,能留下一半已算侥幸。
因而与其多做多错,不如选择发钞银行推出的保本理财产品,方为上策。
中 司中大部分人清闲,唯有一个部门始终忙碌,那就是核心所在——信息部。
中投正是围绕信息部构建,财务、行政、法务、业务等部门均辅助其运作。
因此,信息部堪称中投的重中之重。
信息部下设三个分支:公关关系科、决策委员会与风险管控事业部。
决策委员会负责信息采集、提取、归纳,以及预案与提案的制定。
其余两部门则协助决策委员会的运行。
在刘照天的有意引导下,信息部已形成完善的组织架构。
其余所有人,都只是配合信息部运作的执行者。
他意在确保即便中 司未来壮大,有人试图接手,也不会因外行指挥而导致公司崩溃。
目前,除刘照天之外,无人真正理解信息部的运行逻辑。
即便有人中途接手,也无法完全掌控中 司,除非找到其运作规律,否则唯一的方法是解散整个信息部。
但若失去信息部,中投也将失去存在的意义。
刘照天对中 司的规划,是一家纯粹以营利为目标的企业。
至于利润如何分配,中投可以不参与,但盈利过程必须由中投自主决定。
他清楚,此举难免触及当权者的利益,毕竟有能力直接接手的人,身份背景绝非寻常。
但他也相信,只要中投按照他所设计的路径前行,
中投或许成不了伟大的企业,但必将成为赚钱效率最高的机构。
一家以信息收集为核心,加上他先知先觉的辅助,失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刘照天考察完信息部后,为业务部安排了保本基金与定期存款的任务,随后离开了中 司。
此时绝非出手良机。
喜欢四合院:我的海王技巧用来坑禽兽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四合院:我的海王技巧用来坑禽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