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惹了一身麻烦,却没捞到半点好处。
但没办法,他还是得回公司,梳理佳宁集团的资产。
一到公司,他直奔信息部,让他们统计佳宁的资产情况。
“佳宁集团的资产清算出来了!”
刘照天接过厚厚一叠档案。
目录上列出佳宁的资产版图:地产、建筑、贸易、航运、旅游、保险、制片、杀虫、投资等多个领域,旗下公司多达上百家。
刘照天不禁感慨,陈青松真是个人才。短短几年间,竟通过不断并购和资本运作,将一家注册资本仅五百万港币的小公司,打造成横跨多个行业、坐拥三家上市企业的商业帝国。
佳宁集团资产庞大,清单足有八十多页,详细介绍更是装满了几大箱。
刘照天虽然快速翻阅,也花了三个多小时才看完。
对比之前调查的资料,他感到十分震惊。
清单上的资产包括十一处物业、十四块地皮,还持有三家上市公司的股权——佳宁置业、维达航运与其昌人寿。
不过,这些地皮、航运及保险业务正被香江各大巨头紧盯着。刘照天并不想直接与他们争夺,毕竟距离股市危机只剩不到两年。等到香江经济陷入危机,再低价收购岂不更好?
翻到一处不起眼的地方,刘照天注意到一项引人关注的交易:年前他回内地时,佳宁置业以一亿港币取得日活电影公司21%的股权,而日活则以六千八百万港币认购了佳宁五百万股股份。
相当于佳宁实际仅付出三千多万港币现金,就控制了日活电影公司超过两成的股份。
日活电影公司拥有倭国最大的宣发网络和众多院线。据传,该公司还涉足制作某些特定题材的影片,不过对刘照天而言,最重要的是其庞大的院线资源。即便后来有所衰落,日活仍是倭国五大电影巨头之一,院线规模居功至伟。
刘照天相信,只要掌握这部分资产,未来内地电影在倭国市场必能大有作为。因此,他决心不惜代价拿下日活的股权。至于其他资产,能捡漏就捡,捡不到也无所谓,毕竟已经抓住了主要利益。
他不清楚内地这次从佳宁集团具体赚了多少,但从领导的表情推测,起码有几亿港币。股市果然来钱快,只是像佳宁这样激进的公司,在香江恐怕难再遇到。
与刘照天的感慨不同,丰汇银行大班沈璧近日颇为烦闷。
由于丰汇与佳宁多次合作,此次也受到牵连,导致怡和股价暴跌。丰汇不得不高价从佳宁收购与置地相关的地产项目,并大力托市支持怡和。
沈璧已经忙得精疲力尽,对佳宁置业的事也不太放在心上了。他早有预感,佳宁终会有这么一天。
如果那些虎视眈眈的华资突然向怡和发出收购要约,
一旦怡和最终易主,他相信原本只是佳宁一家的问题,最终会引发英资企业的大面积崩塌。
英资这些公司虽然都有上百年的历史,
但在进取心、眼光和思路上,都远逊于如今的华资。
九龙仓已被夺走,和记黄埔也半卖半送给了利半城。
倘若连港灯、港话、牛奶、置业也全被华资吞并,
英资企业除了一些地皮,就再没什么支柱产业了。
香江地小人多,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遭遇一次经济危机,
而房地产往往是受冲击最严重的行业。
如果到时出现变数、爆发经济危机,地皮全砸在手里,
难道要他带着这些拖油瓶两手空空地回国?
那就不仅是丢脸的问题,而是会成为罪人。
处理完怡和的事,几天过去,他终于静下心来细想,也明白了这次佳宁暴雷的幕后推手。
这次事件完全是华夏方面的手笔。
虽然不能说整件事是刘照天一手策划,但他肯定参与极深。
华信在香江成立时间虽不长,但韩湘生这个人,他早已摸透——
属于那种既想占便宜又不愿付出的保守派,绝不可能有这种魄力。
内地以往态度克制,也不会做出如此疯狂的举动。
如此激进的手段,只有那个胡搅蛮缠的刘照天做得出来。
他曾派人跟踪刘照天两天,
发现他出入都带着两个人,看举止绝非普通保镖。
他虽曾冲动地想过干脆把刘照天解决掉一了百了,但也只是一闪而过的念头。
理智很快压倒了冲动。
毕竟刘照天不是普通人,一旦手段过激,
香江的局势将完全失控。
如今沈璧的做法,正应了韩湘生对刘照天说的那句话:政治是一门妥协的艺术。
眼下香江的角力,比的不是谁武器先进、谁的拳头大,
所有武力手段都是最下策,他们不能像社团那样,靠打打杀杀解决问题。
刘照天深知,一旦规则被打破,自己也将面临毁灭。
因此,对付刘照天最好的方法,就是抓住华夏的软肋——外汇短缺。
将刘照天拖进自己擅长的领域,用丰富的经验彻底击败他,这才是上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四合院:我的海王技巧用来坑禽兽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四合院:我的海王技巧用来坑禽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