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懂外交、不通政治,更不会科研,只能凭借先知的优势,为国家多赚些外汇。现在有人为了一己私利试图破坏他的布局,他绝不能容忍。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报复行动结束后,他根本没给那些人找关系说情的机会,直接离开了内地。
回到香江一段时间,他并未收到上面的任何处分通知。
主要上面也没料到,刘照天反应会如此激烈,甚至摆出了一副不死不休的架势。
有人认为他确实受了委屈,更多人却觉得他小题大做。
刘照天早就清楚,这么做对自己未来的发展不利,但他依然选择果断出手。
回到香江后,他不再去想内地的事。因为委托领导招募的漫画人才,已经全部到位。
这次来的大多是沪上美术制片厂的知名画师和美工。
刘照天明白,这些人的能力堪称世界顶级,只是对畅销漫画的要素不够了解。
毕竟他们是能够手绘出迪士尼动画《花木兰》的大神。
刘照天又从香江和日本漫画界挖来了几名负责剧情和架构的编辑人员,
请他们向这些大师讲解当前流行漫画的关键要素和创作思路。
表面上,这次是以《功夫熊猫》试水,其实刘照天对漫画产业寄予厚望。
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个行业一旦做起来,利润确实非常可观。只不过香江这边没什么人相信罢了。
因此,当刘照天宣布进军漫画业时,大家对他的选择都感到意外。
不论是沈璧,还是香江的其他富豪,都没太把漫画行业放在眼里,觉得这行一直不成气候。
即便内地投入大量资金,也掀不起多大风浪。而且这还能牵制刘照天不少精力——毕竟不能让他闲着,否则不知又会搞出什么事来。
相较其他行业,香江的漫画市场确实十分有限。
就像香江最大漫画公司的《龙虎门》,现在每期能卖出万本,但一本定价不过两港币,每期销售额最高也就二十来万。
再想,两港币还只是零售价,出厂价更低。这样一算,《龙虎门》一年能创造五百万营收就已不错,利润只会更少。
再加上另一本销量十万左右的《李小龙》,这就是香江最大漫画公司一年的整体营收了。
整个香江漫画市场,现在容量最多也就几千万港币。
这样小的市场,怎可能引起大亨和豪门的兴趣?
这种钱,赚得又累又慢,他们根本看不上!
更何况漫画在很多人眼中,就是色情、暴力、血腥的代名词,名声一直不好。
黄玉琅以前从不担心会有大亨进来分这杯辛苦羹。
谁知突然冲进一条鲨鱼,他怎能不警惕?
他想不通,漫画业哪里引起了内地的注意?难道真有潜力?
可这么多年,他也没看出潜力在哪。要有潜力,总该有点苗头吧?
这不怪黄玉琅,恐怕上官小宝也这么想。他们都以为漫画市场只有这么大。
眼界限制了想象。他们在香江待久了,互相斗来斗去,却仍如井底之蛙。
他们想不到,世界漫画市场的规模,会是香江的百倍、千倍。
甚至未来,以漫画为核心的产业链,能发展到上千亿美元的规模。
但无论如何,从知道内地要进军漫画市场那一刻起,
黄玉琅和上官小宝都如临大敌。他们不知对方会使出什么手段——内地地大物博、财力雄厚,他们怎么拼?
黄玉琅现在只想保住自己公司的员工。
当然,他和上官小宝最希望的是:内地雷声大雨点小,最后因人才不足而失败。
但,事情会如他们所愿吗?
刘照天没有动他们的画师和美工,因为内地在这方面并不缺人。
唯一缺的,是懂剧情设计、懂爽点设置的人才——内地动画多为中短篇,缺乏长篇漫画经验。
可是不论现在或未来,长篇漫画才是主流。他必须早做准备。
说到长篇漫画,很多人骂倭国作品太会拖。
殊不知在拖更这方面,黄玉郎堪称他们的祖师爷。他的《龙虎门》自七十年代开始连载,直至2021年仍未完结,算一算这中间跨越了多少年?
与黄玉郎相比,倭国的作者们简直堪称守时模范。
当然,黄玉郎不仅运气好,才华也相当出众。后来他主创的《天子传奇》《神兵玄奇》等系列都规模宏大,虽然后期质量有所下滑,但其中展现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依然令人赞叹。
至于他三位着名的女友或妻子,更是让许多人羡慕不已。
其中最出名的当属“小黎姿”,不知让多少人为之惊叹又暗自咬牙。
整个七十年代,香江漫画界就是黄玉郎与上倌小宝的巅峰对决,也是《龙虎门》与《李晓龙》的较量。
据说这两人年收入均达数百万,经常成为报纸与漫画爱好者热议的焦点。
或许在很多人看来,即便刘照天把漫画行业做到极致,最多也只能达到黄玉郎的规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四合院:我的海王技巧用来坑禽兽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四合院:我的海王技巧用来坑禽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