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下,不少人陷入了疯狂。
至于票房能否盈利?
有些电影甚至是否真的拍摄完成都不得而知。
即便拍了,拍摄中途追加投资、坑骗投资方的情况屡见不鲜,或者干脆凑合出一部电影应付了事。
即便电影按时按量拍完,
其中的暗箱操作也让人头疼不已。
后来,投资方派出财务小组进行监管,
仍能发现剧组每天油费高达六位数,一顶草帽花费数千元的情况。
正所谓隔行如隔山。
这个时代为何会出现一些逻辑不通的电影?
不仅观众看不懂,连导演本人看完也可能一头雾水。
因为有些上映的电影,可能是利用其他电影剩余素材剪辑而成,再堂而皇之地贴上明星的标签,登上院线。
明星们也不敢公开否认。
能赚钱就尽量赚,赚不到就上映两三天后匆匆下映,损失也不大。
甚至连宣发都省了,海报也制作得十分简单。
拷贝的费用可能有些损失。
前世,华仔同样深受其害。
因此刘照天即便找了代理人,也会派人持续监督电影拍摄。
初次涉足电影行业,难免会交些学费。
刘照天明白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
但他不愿被人当成冤大头。
因此,组建一支监管团队显得十分必要。
公司招聘基本完成后,
他开始着手准备剧本。
第一部电影选定为《开心鬼》。
首先,它的制作成本不高,仅需几十万。
对刘照天来说,这笔钱不痛不痒。
其次,拍摄难度不大。找个过得去的导演,二十天左右就能杀青。
毕竟,这本质上是一部偶像剧。
他拍这部电影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捧红新人。
他打算仿照后世偶像明星的运作方式,来打造《开心鬼》中的女孩们。
刘照天深知偶像收割粉丝的能力。
只要人设找准,能打动那些十四五岁的年轻人,
偶像明星一年的收入绝不亚于大牌艺人。
等到收割得差不多了,
就把那些开始走下坡路的明星打包塞进一家公司。
时机成熟时再上市 。
刘照天可以通过层层附属公司,牵制更多的利益共同体。
一旦出现不可挽回的问题或损失,
他可以从资本层面入手,牺牲一部分过气明星,把他们推出去当炮灰。
手段虽狠,却很现实。
刘照天捧红这些人需要投入大量营销费用。
投入如此大的成本,自然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回报!
后世那些所谓的对赌协议,让不少大导演、大明星先甜后苦,
沦为资本市场厮杀的棋子,深陷其中无法脱身。
即便如此,他们依然趋之若鹜,甘之如饴。
资本的吸引力是无穷的。
即便他们想断尾求生,也几乎不可能——除非已毫无利用价值。
说实话,与资本市场的运作相比,
如今香江一两千万的票房实在不值一提。
哪怕是后世几十亿的票房,赚的也依然只是小头。
运作得当,在资本市场就是几亿、几十亿的盈利。后世的资本市场已经印证了这一点。
因此,文娱产业的波动对股市的影响,
甚至比房地产政策还要敏感。
刘照天虽然已经尽量低调,把代理人推到台前,但他的动向依然被许多人留意到。他打算进入电影行业的消息,很快就被一些有心人察觉。
不过,外界的反应并不激烈,也没有人在电影发行和上映环节刻意阻挠。实际上,在那些人眼中,娱乐圈并不值得重视。一部电影从筹备到上映至少需要两个月,当时最高票房也不过一千多万,辛苦运作下来,盈利可能还不如刘照天发明一款玩具一个月赚得多。
更有人揣测,刘照天进娱乐圈动机不纯,是冲着那些光鲜亮丽的女明星去的。甚至有人公开表示,只要刘照天看上哪个女明星,他都愿意帮忙牵线。
得知这些传言,刘照天哭笑不得——那些人仿佛巴不得他沉溺于女色之中。既然如此,他索性不再遮掩,直接以自己的名气为电影做宣传。
由于《开心鬼》的主创几乎全是新人,只有刘照天具备足够的话题度。于是,电影借助他的影响力,在香江院线正式上映,票房一路走高。
看到这样的成绩,刘照天迅速联络了东南亚的渠道商,将《开心鬼推向整个东南亚市场。亚洲地区普遍受到中华传统文化影响,对于鬼怪、僵尸、儒家和道教等元素并不陌生,因此观众接受度很高。更何况,《开心鬼》本质上是一部包裹着鬼片外衣的青春喜剧。
在八十年代,《开心鬼》无疑是一部出色的电影。它融合了温情、鬼怪、搞笑、美女与帅哥等多种元素,讲述了几个少男少女与朱秀才之间互相帮助的故事,令人耳目一新。
同时,“开心少女”组合频繁在各地电视节目中亮相宣传。在那个少女组合尚属罕见的年代,她们凭借动感的旋律与整齐可爱的舞步,迅速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也收获了不少忠实粉丝。
电影尚未下映,这几位少女已显露出走红的势头。
当然也可以说她们是厚积薄发。
早在影片开拍之前,她们便开始学习音乐知识和表演技巧。
喜欢四合院:我的海王技巧用来坑禽兽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四合院:我的海王技巧用来坑禽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