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全国人民都看看,在华北敌后,是谁在真抗战!让重庆那些顽固派,看看他们这回还有什么脸面再说什么‘游而不击’!”
命令如同燎原的火种,从圣地延安,从八路军总部,飞向四方。
翌日清晨。
重庆,浓雾尚未完全散尽,湿冷的空气带着山城特有的沉闷。报童尖利而亢奋的呼喊,如同锋利的锥子,猝然刺破了这层压抑的帷幕:
“看报看报!惊天大捷!八路军昨夜光复晋中重镇介休城!全歼鬼子一个大队!”
“号外号外!看李云龙团长城头拍照!鬼子膏药旗落地!”
“看报看报!八路军新一团神兵天降,打破鬼子‘治安区’神话!”
满街奔走呼号的报童,手中挥舞的报纸头版上,无一例外地印着那张经过技术处理、清晰度提高不少的照片——残破的城楼,挺拔的军人,硝烟弥漫的背景,初升的朝阳,以及那面颓然欲坠、象征着侵略者统治的膏药旗!
触目惊心!震撼人心!下方是加粗的黑体大字标题:“八路军劲旅夜袭奏奇功,晋中重镇介休光复!”副标题:“敌酋宫野授首,伪军五百余战场举义!缴获堆积如山!”
山城沸腾了!
街头巷尾,人们争相传阅着报纸,围拢在一起,指着那张照片,议论着,惊叹着,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老天爷!介休!那可是同蒲铁路的腰眼子啊!说打就打下来了?”
“看看!看看这照片!这才是真打鬼子的队伍!站在鬼子城楼上拍照!解气!”
“新一团?李云龙?是不是就是前些日子在一线天灭了鬼子一个大队的那个?”
“对!就是他们!战斗英雄团!名不虚传!”
“狗日的小鬼子,也有今天!看他们还敢不敢吹什么‘不可战胜’!”
“八路军!好样的!这才是咱中国的脊梁!”
茶馆里,酒肆中,学校内,这张报纸成了唯一的焦点。青年学生们更是群情激昂,自发地组织起来,高举着报纸和临时写就的标语,涌上街头。
“庆祝介休光复!”“向八路军学习!”“抗战到底,中国必胜!”的口号声,此起彼伏,汇成一股不可阻挡的声浪,冲击着山城上空积郁已久的阴霾。
一些身着旧军装、面有菜色的伤兵,默默地看着游行队伍,看着报纸上那张照片,浑浊的眼中闪动着复杂的光芒,最终化为一声沉重的叹息或是一句低低的“有种”。
山城官邸。那份带着油墨味的报纸,如同烧红的烙铁,被重重地拍在宽大的红木办公桌上。
校长的脸色铁青,额角青筋隐隐跳动,嘴唇抿成一条锋利的直线。他死死盯着报纸头版上那张照片——李云龙那身破旧的灰布军装,那桀骜不驯的眼神,那面刺眼的、即将坠落的膏药旗。
还有下方详实的歼敌数字和缴获清单,每一个字都像针一样扎在他的眼睛上。何应钦、陈诚等人垂手肃立一旁,大气不敢出,房间里的空气仿佛凝固成了冰。
“娘希匹!”一声压抑到极致的怒骂终于从牙缝里挤出,带着浓重的宁波口音,“游而不击?这就是他们说的游而不击?!”
校长的手指几乎要戳破报纸上李云龙的脸,“一个团!就一个团!打下了介休!歼灭了皇军…不,鬼子一个整编大队!还策反了伪军!缴获堆积如山!
连城楼都站上去拍照了!照片都登出来了!证据确凿!铁证如山!你们告诉我,怎么瞒?上次一线天,还可以说含糊其辞!这次呢?啊?!”
他猛地抬起头,眼睛扫过众人,胸膛剧烈起伏:“看看!都给我睁大眼睛看看!这照片!这捷报!现在全国都知道了!
我们之前说的那些话,都成了什么?成了笑话!成了他们攻击我们的把柄!共产党的宣传机器开动起来,比十个师都厉害!”
他颓然跌坐回椅子,仿佛瞬间苍老了几岁,疲惫而恼恨地挥挥手,“舆论上…被动挨打已成定局。通知下去,各报馆…可以转载,但…淡化处理,措辞…谨慎!重点…要放在强调全国军民…浴血抗战…的大局上!绝不能让共产党的风头…盖过中央!”
-
延安的电波和重庆的报纸,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全国,乃至海外。
香港《华商报》以整版套红刊登捷报和照片,标题震撼:“华北惊雷!八路军收复介休,敌后抗战进入反攻新阶段?”
“中国敌后战场传捷报!八路军光复重镇,日军神话破灭!”
介休,这个原本并不为世界所熟知的中国县城名字,一夜之间,与“八路军”、“李云龙”、“战斗英雄团”一起,成为坚韧抗战、绝地反击的象征。
在华北广袤的敌后根据地,在华中、华南新四军的活动区域,在一切能接收到延安广播和看到秘密传递的报纸的地方,这惊雷般的捷报如同燎原的烈火,点燃了千千万万颗压抑已久的心。
地方党组织的宣传干部们,拿着油印的捷报传单和照片摹本,深入乡村、田野、工矿,向饱受苦难的同胞们讲述着介休之战,讲述着新一团,讲述着那张站在鬼子城楼上的照片。
无数双被生活磨砺得麻木的眼睛里,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无数颗沉寂的心,被注入了抗争的勇气。
“八路军把介休城都打下来了!”
“看看!李团长就在鬼子城楼上照相呢!那旗子都掉下来了!”
“咱们的队伍真厉害!”
“有八路军在,小鬼子长不了!”
“走!当兵去!打鬼子!跟着这样的队伍干!”
各地征兵站的门口,前所未有地排起了长龙。青壮年们眼中燃烧着和李云龙照片上相似的火焰。
敌后的区小队、县大队,腰杆挺得更直了,手中的老套筒似乎也多了几分底气。那些在日伪统治下苦苦挣扎的百姓,心中悄然埋下了反抗的火种。
介休光复的消息,如同穿透厚重阴云的惊雷,撕裂了投降妥协的阴霾,重新点燃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抗日烽火。这烽火,正成燎原之势,席卷神州大地。
喜欢亮剑之团长到兵团司令请大家收藏:(m.20xs.org)亮剑之团长到兵团司令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