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总部答应调配的干部和踊跃投奔的青年才俊,并未让李云龙等待太久。
这一日,一支特殊的队伍正行进在通往王家湾的山路上。
队伍由三部分人组成:
领头的是十名从抗大毕业、受过系统军政培训的年轻骨干,他们身着洗得发白的八路军军装,虽面容稚嫩,但眼神坚定,步履沉稳,他们是总部应李云龙要求,精心挑选出来充实新一旅基层政工和参谋力量的种子;
中间是十几名从北平、天津等敌占大城市冒险出来的爱国青年学生,有男有女,他们穿着各式各样的便装,脸上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更多的却是兴奋与向往;
队伍前后,则是由总部指派的一个熟悉此地地形的区小队,约莫十五六名经验丰富的民兵战士负责护卫和引路。
副总参谋长在他们出发前特意叮嘱带队的抗大毕业生队长李卫国:“卫国同志,这十名骨干是总部给你们新一旅的宝贵财富,这些学生娃娃更是满怀一腔热血投奔我们抗日的未来希望。
你们一定要把他们安全、完整地送到李云龙同志手中!路上要多给他们讲讲我们八路军英勇抗战的事迹,特别是新一旅最近打的几个大胜仗,要鼓励和保护他们的爱国热情!
当然,也要让他们有思想准备,真正的敌后战场,是真刀真枪、流血牺牲的,不比在城里搞游行请愿。”
李卫国,一位二十出头、目光锐利的年轻干部,郑重敬礼:“请首长放心!我们一定完成任务,将同志们和学生们安全送达新一旅!也会一路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
队伍就这样出发了。一路上,李卫国和几名抗大毕业生果然不负嘱托,
不断向学生们讲述着八路军在敌后的艰苦斗争,讲述平型关、神头岭,更是绘声绘色地描述着新一旅旅长李云龙如何在一线天全歼山崎大队,
如何光复介休,尤其是最近那场石破天惊的李家峪大捷,如何以少胜多,硬生生吃掉了鬼子一个旅团主力,连旅团长都给击毙了!
学生们听得心潮澎湃,眼神发亮。一个名叫周婉的短发女学生激动地说:“李将军真是民族英雄!我们就是听说了他的事迹,才下定决心一定要来他的部队!”
一个戴着眼镜、身材高瘦的男学生陈书恒推了推眼镜,语气坚定:“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要像李将军和他的战士们一样,亲手拿起枪,保卫我们的山河!”
另一个性格活泼的女学生王雪茹和略显沉稳的男学生刘文亮也纷纷附和,表达着对即将加入英雄部队的期待。
经过近两天的跋涉,队伍进入了虎头岭地界。这里山势逐渐险峻,林木葱郁。
带路的区小队长,一位名叫赵大山的老兵,指着前方一道险要的山梁,语气充满了自豪地对学生们说:“同学们,看到前面那道岭子没?那就是虎头岭!咱李云龙团长……哦,现在该叫旅长了!
咱李旅长当初就在这儿,设下埋伏,把鬼子第九旅团那个叫什么……第37大队的,打了个稀里哗啦!缴获的武器堆成了山!打得小鬼子哭爹喊娘,以后再也不敢轻易从这儿过了!”
学生们闻言,纷纷翘首望去,仿佛能看到当日战火纷飞、喊杀震天的场景,脸上不禁流露出敬佩与向往的神情。周婉甚至轻声哼起了刚学会的《八路军进行曲》,歌声虽轻,却透着力量。
然而,就在这充满了革命英雄主义情怀的时刻,异变陡生!
“呼啦”一声,从前方的山林和侧翼的巨石后面,猛地窜出黑压压一大片人影,怕是有上百号人!
他们衣着杂乱,有的穿着破旧的军装,有的就是普通农民打扮,但手里都拿着武器,辽十三式步枪、汉阳造、老套筒,一个个面目凶悍,瞬间就将这支毫无防备的小队团团围住!
“不许动!把枪都给老子放下!值钱的东西统统交出来!”一个满脸横肉、扛着一把鬼头大刀的彪形大汉吼道,看样子是个头目。
“你们是什么人!”区小队长赵大山临危不乱,立刻示意民兵们收缩防御,将学生们和抗大干部护在中间,同时厉声喝问。战士们虽然紧张,但仍迅速举枪对准了包围上来的人。
“什么人?哈哈!”那彪形大汉狞笑一声,“老子是虎头山聚义厅的好汉!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看你们这架势,是八路的运输队吧?正好,爷们儿缺枪缺粮,识相的赶紧把东西留下,饶你们不死!”
李卫国上前一步,沉声道:“各位好汉!我们是八路军129师新一旅的人,奉命执行公务,护送这些学生去根据地。我们八路军和你们井水不犯河水,都是中国人,还请行个方便,让开道路!”他试图用八路军的番号震慑对方。
那匪首身穿旧军装,和旁边一个显得稍微精明些的二当家对视一眼,非但没被吓住,反而眼中闪过一丝贪婪和狠厉。
这大当家曾是东北军某顽固派部队的团副,深受其上级影响,对八路军抱有极深的偏见,认为八路军“游而不击”,只会“抢地盘、扩势力”,内心十分轻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亮剑之团长到兵团司令请大家收藏:(m.20xs.org)亮剑之团长到兵团司令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