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指挥双手虚按,掌声才渐渐平息。他没有拿讲稿,站在台前,目光缓缓扫过台下这一张张饱经战火考验的脸庞,声音洪亮而充满力量,清晰地传遍礼堂的每一个角落: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抗日军政大学高级科的开学典礼。首先,我代表党中央、也代表最高领导,欢迎你们的到来!”
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坐在台下的你们,已经不是普通一兵,也不是连排长。”总指挥的声音沉稳而极具穿透力,“你们是我们八路军、新四军的高级指挥员,是独当一面的将领!
你们的手底下,指挥着成千上万的部队,肩负着保卫根据地、消灭日本侵略者的重大责任!党和人民把这么重要的担子交给你们,是对你们的信任!”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当前,抗日战争进入了最艰苦、最关键的相持阶段。日军虽然在我们连续的打击下,攻势受挫,但其军事实力依然强大,亡我之心不死!他们正在调整策略,企图用更残酷、更频繁的‘扫荡’和‘囚笼政策’来困死我们!形势严峻,任务艰巨!”
“就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为什么还要把你们这些前线最重要的指挥员,从火线上抽调回来,集中到延安学习?”总指挥提出了一个在场许多人心中的疑问,包括李云龙。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更加锐利,“答案很简单:为了将来更好的指挥部队,为了给予日本侵略者更大、更致命的打击!为了最终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我们八路军、新四军,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成长起来的。这一点没错!但是,光有实战经验还不够!我们需要理论的指导,需要系统的总结,需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需要研究敌人,更研究我们自己!
需要把我们在各个根据地、各个战场上用鲜血换来的宝贵经验,集中起来,提炼出来,上升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战略战术!这样才能避免不必要的牺牲,才能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他肯定了近期各战场的成绩:“必须承认,我们的仗打得不错!尤其是华北敌后战场,在刚刚过去的百团大战和反扫荡作战中,我八路军各部密切配合,英勇作战,给予了日军沉重的打击,粉碎了其妄图摧毁我根据地的阴谋!”
说到这里,总指挥的目光似乎有意无意地在台下搜寻,最终定格在了李云龙所在的区域。他的脸上露出一丝赞许的笑容,声音也提高了几分:
“在这里,我要特别提出表扬!新一旅的李云龙同志!”
“到!”李云龙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唰”地一声站了起来,挺直了腰杆,如同一棵挺拔的青松。全场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聚焦在他身上,有好奇,有赞许,也有审视。
总指挥微笑着向他压压手,示意他坐下,然后继续说道:“李云龙同志,指挥他的新一旅,在山西太岳地区,面对敌人的围攻,沉着应战。
他能够敏锐地捕捉战场瞬息万变的机会,利用敌人行军部署中出现的间隙,果断抓住战机!集中了优势兵力,在远寨山地区,打了一个极其漂亮的歼灭战!一举全歼了日军关东军第24师团下属的山口加强联队,毙伤俘敌近六千人!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总指挥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肯定:“这一仗,不仅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更重要的是,它彻底粉碎了日军精心策划的三路扫荡计划,极大地鼓舞了我华北军民的抗战信心!
打出了我们八路军的军威!体现了我们指挥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革命精神和高超的指挥艺术!”
李云龙坐在台下,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心脏“砰砰”直跳,一股混合着巨大荣耀、激动以及一丝不好意思的热流涌遍全身。他努力保持着正襟危坐的姿势,但嘴角还是忍不住微微上扬。他能感觉到旁边陈旅长、许旅长等人投来的带着笑意的目光,也能感觉到来自其他区域那些陌生或熟悉指挥员们的注视。
“当然,”总指挥的话将大家的思绪拉了回来,“胜利值得庆祝,经验更值得总结。李云龙同志这一仗为什么能打赢?除了指挥员的果敢和部队的英勇,是不是也有其必然性?
我们在战术运用、兵力调配、情报侦察、群众支援等方面,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可以提炼?又是否存在可以改进的地方?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深入探讨和研究!”
他环视全场,语气恳切而充满期望:“同志们,我们举办这个高级科,就是要搭建这样一个平台。让你们这些来自五湖四海、各个战场的优秀指挥员,能够坐在一起,放下过去的成见和包袱,敞开心扉,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把你们的好经验、好做法拿出来分享,也把你们遇到的难题、困惑提出来探讨!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我们要重点研究的,就是如何在极端困难的敌后环境下,坚持和发展游击战争,如何有效地进行破袭战,如何应对敌人越来越狡猾的扫荡和清乡,如何在运动中寻找战机,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亮剑之团长到兵团司令请大家收藏:(m.20xs.org)亮剑之团长到兵团司令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