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在紧张而充实的学习中飞快流逝。转眼间,近半年的抗大高级科培训已近尾声。对于李云龙以及众多旅、纵队级干部而言,这段脱产学习的日子,无疑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淬炼和理论升华。
系统的课程学习,让他们得以暂时跳出烽火连天的具体战斗,从更高的层面审视抗战的全局与未来。
课堂上,关于持久战、游击战、运动战的深入研讨;宿舍里,战友间围绕一个个战例的激烈争辩;乃至灯光下,逐字逐句研读理论着作的潜心思考……所有这些,都如涓涓细流,汇入这些百战将领的心田,滋润着他们原本更多依赖于实战经验的指挥艺术,使其变得更加系统、更加深邃。
在此期间,一场深刻的整风整肃运动也在党内、军内展开。运动中,重点批判了原四方面军某主要领导所犯的严重错误路线。
通过学习和讨论,李云龙和所有学员一样,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必须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坚定不移地跟随以陕北中央为核心的正确领导。
这场思想上的“洗礼”,剥去了历史的迷雾,涤荡了队伍的尘埃,让所有人的信念更加纯粹,步伐更加坚定——跟党走,跟着陕北首长,这就是唯一正确的道路。
这一天,一个让李云龙激动万分的消息传来:陕北首长要专门接见他。
怀着难以言喻的崇敬与些许紧张,李云龙走进了那间熟悉的窑洞。窑洞内陈设简朴,但空气中仿佛都凝聚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慧。
当看到那位面容清癯、目光却如星辰般深邃的首长时,李云龙感觉自己的心脏都在剧烈跳动。他,一个两世灵魂融合的见证者,此刻就站在决定华夏命运的伟大舵手面前,这种跨越时空的震撼与激动,几乎让他哽咽。
“李云龙同志,请坐。”首长温和地笑着,指了指旁边的凳子,“你在抗大的学习情况,我都听说了。热情很高,理论联系实际也做得不错,这很好嘛。”
李云龙努力平复着心绪,挺直腰板坐下:“报告首长!我……我就是个粗人,以前光知道猛打猛冲,现在才知道,这打仗的学问大着呢!必须好好学习!”
首长赞许地点点头:“能认识到这一点,就是很大的进步。你不仅在学习上肯下功夫,在战场上更是屡建奇功啊。一线天、李家峪,还有前不久吃掉鬼子加强联队,打得都很漂亮,有力地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士气!”
听到首长的肯定,李云龙心中暖流涌动,他深吸一口气,郑重回答:“这都是首长指挥得好,是战士们不怕牺牲!我个人算不了什么!”
话题随即转到了对华北敌后战场态势的认知上。首长饶有兴致地询问李云龙的看法。
李云龙收敛心神,将自己思考许久并结合了“前世”模糊认知的观点娓娓道来:“首长,我认为您之前的论断完全正确!眼下正是敌我双方的战略相持阶段。小鬼子别看现在还张牙舞爪,但它先天不足!”
他越说思路越清晰,语气也愈发坚定:“日本是个岛国,战略资源极度匮乏,兵源也有限。它想把我们偌大的华夏一口吞下,那是痴心妄想!在我们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里,它已经被拖住了!
我亲眼所见,开战初期那些凶悍的老鬼子兵,这几年消耗得差不多了,新补充来的兵员,无论是战斗经验还是战斗意志,都明显下降。这说明它的战争潜力在衰减,战斗力已呈下降趋势!”
他顿了顿,目光炯炯地继续说道:“而且,它资源不够!光靠在咱们这掠夺,根本填不满它那个战争无底洞。我琢磨着,狗急跳墙,它恐怕迟早还得在别的地方开辟新战场,到时候兵力更分散,我们的机会就更多了!”
首长认真地听着,不时微微颔首,眼中流露出欣赏的神色。待李云龙说完,他欣慰地说道:“云龙同志,你的这些分析很有见地,看问题能看到本质,这说明你的大局观增强了!不错,非常不错!
日军确实是强弩之末,但其疯狂性不容忽视。你们在敌后,就是要抓住一切机会,灵活机动地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同时要把我们的根据地建设成坚不可摧的堡垒。任务艰巨,但意义重大啊!”
“请首长放心!”李云龙唰地站起来,斩钉截铁地保证,“我们一定坚决执行命令,多打胜仗,建设好根据地,绝不给您和中央丢脸!”
除了紧张的学习,李云龙和所有学员还积极响应“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投身到大生产运动中。延安的黄土坡上,一时间镐头起落,热火朝天。
李云龙抡起一把磨得锃亮的锄头,狠狠刨向坚硬的土地,额头上很快渗出了汗珠。他直起腰,用袖子抹了把汗,对着旁边同样干得卖力的老战友陈旅长和许旅长笑道:“老陈,老许,你们算算,咱老李有多少年没正经摸过这锄头把子了?”
陈旅长闻言,也停了下来,拄着锄头柄喘了口气,笑道:“多少年?从我跟着队伍离开鄂豫皖老家算起,少说也有十来年喽!这手以前是握锄头的,后来握了枪,现在再握回这锄头,还真他娘的有点不习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亮剑之团长到兵团司令请大家收藏:(m.20xs.org)亮剑之团长到兵团司令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