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缓缓驶入上海站,汽笛声划破冬日的阴霾。陈生透过车窗望出去,黄浦江畔的租界区已初现繁华,各国旗帜在寒风中飘扬。
终于到了。陈生收起车票,转头看向身旁的苏瑶,这次任务恐怕比北平还要棘手。
苏瑶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羊毛围巾,温柔一笑:不管有多难,我们都一起面对。
柳如烟提着行李箱走过来:我联系了在上海的线人,说是赵刚已经安排好了见面地点。
秦婉清则默默检查着自己的手枪,确认弹药充足后才抬头:李明远既然敢设局,我们就一定要揭开他的真面目。
一行人出了火车站,叫了两辆黄包车前往法租界的沧州饭店。饭店门童见到他们立即迎上前,熟练地接过行李。
陈先生,您预订了三楼临江的套房。门童恭敬地说道。
房间内暖气融融,窗外可以看到黄浦江上来往的船只。陈生打开窗户,寒风夹杂着江水的腥味扑面而来。
赵刚的电报里提到,上海有一个叫云华斋的古董店,最近收到了一件与玉佩相关的物件。陈生展开电报,我们先去那里看看。
柳如烟换上一身墨绿色旗袍,更显优雅:我打听到,云华斋的老板吴文远曾是前清内务府的工匠,对宫廷器物颇有研究。
秦婉清整理着自己的发髻:我怀疑李明远是想利用这件赝品引我们上钩。
苏瑶正在窗边摆放茶具,闻言转头问道:你是说,李明远知道我们在找玉佩,故意放出假消息?
不错。陈生点头,我们要小心行事,不能掉以轻心。
他忽然想起什么似的,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精致的小盒子:对了,这是北平那位老先生送的,说是能辨别古董真伪。
盒子里是一块晶莹剔透的水晶石,据说能吸收周围光线,照射物品时会显示出不同的颜色反应。
有意思,柳如烟接过水晶石,这东西倒像是江湖术士的把戏,不过说不定真有用处。
正说着,电话铃声突然响起。陈生快步走到床边的老式电话机前,拿起听筒。
喂?是陈生先生吗?电话那头是一个沙哑的男声。
正是,请问是?
我是云华斋的跑堂阿福,吴老板让我转告您,您要的东西已经准备好了,今晚八点在云华斋恭候光临。
没等陈生追问,对方已经挂断了电话。
有意思,陈生放下听筒,若有所思地说,对方连我的名字都知道了。
看来有人比我们更着急。苏瑶递过一杯热茶,要不要我陪你一起去?
陈生看了看另外两人:柳如烟和秦婉清留在酒店,以防万一。
不行!苏瑶坚持道,现在形势危险,我们应该集体行动。
柳如烟也点头表示同意:我赞同苏瑶的看法,人多力量大。
陈生看着两位女士坚定的眼神,最终妥协:好吧,但我们必须小心谨慎。
晚上七点半,四人分乘两辆黄包车前往云华斋。车夫对法租界的街道非常熟悉,很快就将他们送到了目的地。
云华斋坐落在法租界的一条幽静街道上,外观看起来像是一座传统的江南园林建筑,门楣上挂着一块漆黑的匾额,上面写着云华斋三个鎏金大字。
推门而入,一股淡淡的檀香味扑鼻而来。店内布置典雅,墙上挂着名人字画,展示柜里摆满了各种古董器物。
一位五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迎上前,正是吴文远。他身穿一件深蓝色长衫,戴着一副金丝眼镜,显得文质彬彬。
陈先生,久仰大名。吴文远拱手行礼,请坐,请坐。
几人落座后,一位身着素衣的女子端上茶点。她举止优雅,眉目清秀,但眼神却格外锐利。
这是小女阿香,也是我们店里的掌眼。吴文远介绍道。
阿香微微点头,算是打招呼,然后退到一旁。
吴老板,听说你有件与玉佩相关的物件?陈生开门见山。
吴文远点点头,起身从展示柜中取出一只木盒:正是此物。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枚青玉雕刻的玉佩,与林羽交给他们的那块形制相似,但花纹略有不同。
这是前些日子从一位收藏家手中购得,据说是从故宫流出来的。吴文远解释道。
陈生戴上手套,仔细端详着玉佩:质地细腻,雕刻精细,确实是清宫之物。
柳如烟接过玉佩,对着灯光观察:不过,这玉佩的颜色似乎有些不对劲,像是新染上去的。
阿香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异样,但很快恢复平静:柳小姐好眼力,这玉佩确实经过做旧处理。不过,它的形制和花纹与故宫藏品极为相似,应该是仿制品中的上品。
陈生取出水晶石,按照北平老先生的方法,将水晶石贴近玉佩表面。奇怪的是,水晶石并没有像传说中那样变色。
看来不是赝品?吴文远面露疑惑。
秦婉清接过玉佩,仔细检查:玉质没有问题,雕刻手法也是清宫风格,但...她停顿了一下,这玉佩的内部结构似乎被人改动过,像是被挖空后又重新填充了东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民国情渊绮梦请大家收藏:(m.20xs.org)民国情渊绮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