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了,陈生郑重地说,谢谢你带来的消息,柳教授。我们正准备去苏州调查,如果你有空,不妨和我们一起。
柳如烟眼睛一亮:那太好了!我正好需要一些实地考察的材料。
回到病房,陈生将柳如烟的发现告诉了其他人。赵刚沉思道:看来周明远和张逸飞越狱并非偶然,背后肯定有人接应,而这个沈鹤年很可能就是他们的幕后黑手之一。
沈清秋此时抬起头:我已经破译了那封信上的暗语,上面提到了苏州的云锦坊三月三日,还有一句夜半钟声到客船
三月三日是上巳节,古代有踏青的习俗,柳如烟解释道,夜半钟声到客船出自张继的《枫桥夜泊》,指的是苏州的寒山寺。
云锦坊应该是指苏州的一个丝绸作坊,苏瑶若有所思地说,而三月三日可能是指他们会面的日期。
陈生点头:看来我们必须尽快赶往苏州,说不定能抓住他们的把柄。
赵刚站起身:我去准备一下,我们明天一早就出发。
第二天清晨,四人踏上了前往苏州的火车。车厢里人来人往,陈生靠在窗边,望着窗外飞速后退的风景,思绪万千。自案发以来,他们一直在上海、南京之间奔波,这次去苏州,或许能有新的突破。
陈生,你还好吗?沈清秋坐在他对面,关切地问道。
陈生微笑道:好多了,谢谢关心。
沈清秋犹豫了一下,轻声说:其实,我父亲和沈鹤年是故交,我小时候常去沈家玩。他是个很精明的人,但从不参与政治,只专注于生意和慈善。我不明白他为什么会和日本人有牵连。
陈生认真地看着她:也许他有他的苦衷?或者说,他被威胁了?
沈清秋摇摇头:不可能,沈鹤年有自己的武装护卫,一般人不敢威胁他。
赵刚和苏瑶在另一节车厢讨论案情,陈生和沈清秋难得有独处的机会。两人聊了很多,从诗词歌赋到人生理想,发现彼此有很多共同的兴趣爱好。沈清秋的学识和优雅让陈生心生敬意,而陈生的勇敢和正义感也让沈清秋暗自钦佩。
苏州火车站,四人下了车。春日的苏州,柳绿花红,景色宜人。然而,陈生却无心欣赏这美景,心中只想着尽快找到线索。
他们先去了警察局,林雨晴已经联系好了当地警方协助调查。苏州警察局局长姓吴,是个四十多岁的干练之人。
林小姐,你们来了。吴局长热情地接待了众人,关于沈鹤年的丝绸厂被烧一案,我们有些进展。
什么进展?陈生急切地问。
吴局长拿出一份报告:火灾发生后,我们立即进行了调查,现场发现了助燃剂的痕迹,确定是人为纵火。更值得注意的是,火灾发生前一周,有人多次出入仓库,但监控没有拍到他们的面孔。
监控?赵刚惊讶道,民国时期就有监控了?
吴局长笑了笑:这是沈鹤年自己安装的,为了防止丝绸被盗。他在厂区和仓库周围装了不少摄像头,不过可惜的是,案发当晚停电了,监控没起作用。
陈生若有所思:停电是巧合吗?
不好说,吴局长摇摇头,我们还发现,火灾当晚,有一个神秘人进入了仓库区,但因为停电,摄像头没能拍清楚他的面容。不过,保安听到他和守卫交谈时用的是日语。
日本人?苏瑶警觉道。
吴局长点头:所以我们怀疑这起火灾和日本人有关,可能与之前的军火走私案有联系。
林雨晴补充道:沈鹤年最近确实有些异常,他突然开始大量囤积生丝,而且频繁与日本商社接触。
吴局长继续说道:更奇怪的是,火灾后第二天,沈鹤年就宣布退休,将所有产业交给他的侄子沈文忠打理。而这个沈文忠,据说是最近才从日本留学回来的。
回国就接手大生意,还刚好在火灾之后,赵刚沉思道,这里面恐怕有问题。
吴局长表示同意:我们也是这么想的。不过沈鹤年在家中戒备森严,我们的人进不去。
陈生思索片刻:我们自己去调查吧。柳教授,你对丝绸生产熟悉吗?
柳如烟点点头:略知一二。丝绸生产从养蚕到织锦,需要经过多道工序。云锦坊应该是指专门生产云锦的作坊,这种锦缎极为珍贵,常用于皇室贡品。
那我们就先去这个云锦坊看看。陈生决定道。
云锦坊位于苏州老城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群。四人来到坊前,只见大门紧闭,门口挂着暂停营业的牌子。
看来这里已经停工了,苏瑶观察着周围的环境,门庭冷落,和之前听说的繁荣景象大相径庭。
陈生上前敲门,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一个老者来开门。
请问你们是?老者警惕地看着门外的人。
我们是警察局的,来调查一些事情。陈生出示了伪造的证件。
老者犹豫了一下,侧身让他们进去:你们找谁?
工头王师傅在吗?陈生问道。
老者摇摇头:王师傅上个月就被辞退了,现在厂里没几个工人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民国情渊绮梦请大家收藏:(m.20xs.org)民国情渊绮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