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雪愣住了:“你怎么知道这些?”
“我父亲跟他父亲是旧识。”沈青梧的声音轻了些,“陈伯父当年是同盟会的,在上海办报社,后来被袁世凯的人杀了,陈生是跟着法国神父去的巴黎。”她把口红放下,“这些事,他没跟你说过吧?”
苏雪摇摇头。她确实不知道陈生的父亲是报社老板,只知道他在法国留过学,会说流利的法语和德语。
“他这人就这样,什么事都藏在心里。”沈青梧打了个哈欠,“睡吧,明天到了武汉,有的忙了。”
凌晨时分,苏雪被阵轻微的响动惊醒。沈青梧已经不在床上了,窗户开着条缝,冷风灌了进来。她连忙抓起枕边的枪,蹑手蹑脚地走到窗边,正看见沈青梧在甲板上,对面站着的是那个姓张的男人。两人离得很近,不知道在说什么,张老板手里还拿着张纸,沈青梧看完后,狠狠攥成了团。
等沈青梧回来时,苏雪假装睡着,却听见她在低声打电话,说的是法语,语速很快,只隐约听清“领事馆”“公式”几个词。
第二天傍晚,货轮终于抵达武汉码头。岸边停着辆黑色轿车,司机穿着笔挺的西装,见到沈青梧,连忙打开车门:“小姐,老爷让我来接您,说家里炖了您爱喝的燕窝。”
“我先不回家。”沈青梧回头对陈生说,“你们去江汉路的德华饭店,我处理点事就过去。”她塞给陈生把钥匙,“302房,我让人订好的。”
德华饭店在法租界,离江汉路不远。陈生刚把行李放下,赵刚就从外面回来了,手里还拿着张报纸。“刚才路过报亭,看见这上面有咱们的照片!”赵刚把报纸摊在桌上,社会版的头条印着“上海和记药房起火,疑为黑帮火并”,下面配着张模糊的照片,虽然看不清脸,但苏雪认出自己穿的那件学生装。
“岗村动作够快的。”陈生皱着眉,“这报纸是日本人办的,肯定是他让人发的,想让武汉的巡捕房注意咱们。”他走到窗边,望着外面的街景,“看来清风楼暂时不能去了。”
苏雪忽然想起昨晚沈青梧和张老板的事,犹豫了下,还是说了出来:“昨晚我看见沈青梧跟那个张老板见面,好像还拿了张纸。她后来打电话,说的是法语,提到了领事馆和公式。”
陈生的脸色沉了沉:“她确实有问题。”他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翻开其中一页,“这是我托人查的,沈家根本没有船运公司,她父亲十年前就去世了,死于场意外——当时他在码头验货,被掉下来的集装箱砸中了。”
赵刚愣住了:“那她之前说的都是假的?”
“不好说。”陈生合上本子,“但她对我们没有恶意,不然在上海时,完全可以把我们卖给岗村。”他往门口看了眼,“等她来了问问就知道了。”
傍晚时,沈青梧来了,还带了个人——个穿西装的年轻男人,眉眼跟她有几分像。“这是我弟弟,沈青枫。”沈青梧介绍道,“刚从法国回来,在领事馆做翻译。”
沈青枫笑着跟他们握手,中文带着点巴黎口音:“常听我姐姐提起诸位,说你们在上海干了件大事。”他往桌上瞥了眼,正好看见那张报纸,“这是岗村的手段,想逼你们露面。”
“你在法国领事馆做事?”陈生的目光落在沈青枫身上,“认识岗村宁次吗?”
“见过几次。”沈青枫倒了杯茶,“他去年来武汉参加过领事会议,还请我们去领事馆吃饭。”他放下茶杯,“我在领事馆的档案室看到过份文件,说黑龙会计划在武汉建个兵工厂,用的技术就是从和记药房弄走的公式。”
苏雪心里一动:“兵工厂在哪?”
“还没确定。”沈青枫摇摇头,“但文件里提到个名字——松井石根,说由他负责选址。”他看向陈生,“我姐姐说你们想查清风楼,其实那只是个幌子,松井真正的据点在汉口的租界,是家洋行,叫‘三井物产’。”
陈生看向沈青梧:“你为什么不早说?”
沈青梧叹了口气:“我怕你们不信。”她从包里拿出个信封,“这是我父亲当年的日记,他根本不是死于意外,是被松井石根推下去的,因为他发现了黑龙会想在武汉建兵工厂的计划。”她翻开日记,其中一页画着张草图,跟和记药房地下室的布局很像,“我这些年一直在查这事,假扮有船运公司,就是为了方便在长江沿线走动。”
苏雪忽然明白过来:“那个张老板,是你的人?”
“是我雇的侦探。”沈青梧点头,“他以前是巡捕房的,熟悉日本人的路数。昨晚他在船上发现那个发报机,就把说明书拓了下来,那上面有日军的编号,能查到是谁在用。”她看向沈青枫,“弟弟查到了吗?”
“查到了,是特高课的人,叫田中,以前在哈尔滨待过,杀过不少抗联的人。”沈青枫的声音冷了些,“他这次来武汉,是为了接应批设备——就是建兵工厂用的机床,明天下午到码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民国情渊绮梦请大家收藏:(m.20xs.org)民国情渊绮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