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记”货船驶入黄浦江时,晨雾还未散尽,十六铺码头的吊机在雾中露出模糊的轮廓,像蛰伏的钢铁巨兽。老舵手将船停稳,陈生递过两块银元,声音压低了些:“今天的事,还请您多担待,莫要对外人提起。”
老舵手捏着银元,指腹蹭过边缘的齿纹,连连点头:“放心,我嘴严得很!只是……各位以后要是再走水路,可得提前打个招呼,免得又遇上这种要命的事。”
赵刚扛起装着武器的皮箱,率先踏上跳板,脚刚沾到码头的青石板,就被一阵鱼腥气裹住——早市的鱼贩正蹲在路边剖鱼,银亮的鱼鳞沾在石板缝里,被露水浸得发黏。他回头朝陈生和苏瑶招手:“快着点!按账本上的时间,还有一个时辰就到九点了,咱们得先找个地方盯着‘黑鸦’。”
苏瑶走在中间,灰色学生装的下摆被风吹得轻轻晃,她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叠的上海地图,指尖点在法租界霞飞路的位置:“等盯到黑鸦,咱们先不打草惊蛇。我在霞飞路附近租了个公寓,是联络点的人帮忙找的,先去那里落脚,再商量怎么救孙福。”
陈生跟在她身后,目光扫过码头来往的人——穿短打的搬运工扛着货箱匆匆走过,戴礼帽的商人手里捏着怀表,还有几个穿旗袍的女人站在路边,对着路过的黄包车招手。可他总觉得,有双眼睛在暗处盯着他们,像芒刺在背。
“小心点。”他伸手碰了碰苏瑶的胳膊,声音压得很低,“我总觉得不对劲,林晚秋没那么容易放弃,说不定她的人已经在码头等着了。”
苏瑶点头,手悄悄摸向腰间的手枪,指尖触到冰凉的枪柄时,心里踏实了些。三人拐进一条窄巷,巷口挂着“王记茶馆”的木牌,幌子在风里吱呀作响。赵刚推开茶馆的门,一股茶香混着烟味扑面而来,里面已经坐了几桌客人,大多是码头的工头和跑船的商人。
“三位里面请!”店小二迎上来,肩上搭着白毛巾,“要喝茶还是吃点心?我们家的蟹黄汤包刚出锅,热乎着呢!”
“来三笼汤包,一壶龙井。”赵刚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能清楚看到码头的入口,“再给我们来三副碗筷,快点啊,我们赶时间。”
店小二应了声“好嘞”,转身进了后厨。苏瑶展开地图,铺在桌子上,用手指着十六铺码头的货运区:“黑鸦要接头的地方,应该是在三号仓库附近,那里堆的都是从无锡运过来的货,人多眼杂,正好方便他们交易。”
陈生盯着地图上的“三号仓库”,眉头皱了皱:“沈浩既然敢让黑鸦在这里接头,肯定安排了人手。我们得想办法混进去,看看他们运的‘货’到底是什么——要是跟金库的盒子有关,绝不能让他们运走。”
正说着,店小二端着汤包和茶壶过来,把东西放在桌上,又拿起茶壶给三人倒茶:“三位慢用,不够再叫我。”他转身要走,却被赵刚叫住:“哎,问你个事,你知道三号仓库今天有什么动静吗?比如有没有人要运货去别的地方?”
店小二愣了一下,眼神闪烁了一下,又很快恢复如常:“三号仓库啊……好像是有伙人昨天就把货堆在那儿了,说是今天要运去法租界。具体的我也不清楚,我就是个跑堂的,哪敢打听那些事。”说完,他匆匆走了。
陈生看着店小二的背影,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水有些凉:“这店小二有问题。你问他话的时候,他手在抖,眼神也不敢跟我们对视——说不定是沈浩的人,在这里盯着码头的动静。”
赵刚放下筷子,摸了摸腰间的枪:“那要不要把他抓过来问问?说不定能问出黑鸦的模样。”
“别冲动。”苏瑶拉住他,“现在人多眼杂,要是闹起来,反而会打草惊蛇。我们先盯着三号仓库,等看到黑鸦,再想办法。”
三人快速吃完汤包,赵刚结了账,刚走出茶馆,就看到一个穿黑色风衣的男人站在巷口,戴着礼帽,帽檐压得很低,遮住了大半张脸。男人手里提着一个棕色皮箱,正朝着三号仓库的方向走。
“等等。”陈生拉住苏瑶和赵刚,躲到巷口的墙后,“你们看那个人,他手里的皮箱,跟我们在无锡客栈拿的那个很像——说不定就是黑鸦。”
苏瑶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男人的脚步很快,风衣的下摆被风吹得扬起,露出里面黑色的皮鞋,鞋面上一尘不染——不像常年在码头跑的人,倒像是个斯文的商人。“他走的方向就是三号仓库,我们跟上去看看。”
三人跟在男人身后,保持着一段距离。男人似乎没察觉到有人跟踪,径直走进三号仓库。陈生探头往仓库里看,里面堆着十几个大木箱,几个穿短打的汉子正围着一个穿西装的男人说话,那男人背对着门口,手里夹着一支烟,烟雾袅袅升起。
“那穿西装的,会不会就是跟黑鸦接头的人?”赵刚压低声音问。
陈生还没来得及回答,就看到穿风衣的男人走到西装男人面前,递过手里的皮箱。西装男人接过皮箱,打开看了一眼,嘴角勾起一抹笑:“黑鸦先生,沈先生吩咐的事,你办得不错。这批货,可得好好送到霞飞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民国情渊绮梦请大家收藏:(m.20xs.org)民国情渊绮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