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火库的火光在晨雾中渐渐黯淡,陈生攥着枪的手还在微微发烫,林晚秋倒在血泊里的模样总在眼前晃。他回头望了眼身后气喘吁吁的众人,苏瑶的发梢沾着草屑,赵刚的胳膊被弹片划开道口子,顾长风正帮沈青托着伤腿——这一仗赢了,可每个人脸上都没多少笑意。
“日军增援最快半个时辰到,得赶紧往山里撤。”李明擦了把额头的汗,手里攥着张揉皱的地图,“我在徽州有个远房亲戚,是个守林人,山里有处废弃的木屋,能暂时落脚。”
林婉儿扶着车门,黑色皮衣上还留着子弹擦过的焦痕,她冲陈生点头:“我开车引开追兵,你们往西南走,过了三道岭就能看见木屋的烟筒。”
“不行,太危险了。”苏瑶立刻上前一步,拉住林婉儿的手腕,“日军现在肯定盯着所有车辆,你一个人……”
“苏小姐放心,我在嘉兴城跑了三年运输,哪条路能躲巡逻队,闭着眼都能摸透。”林婉儿笑了笑,从口袋里掏出个黄铜怀表塞给苏瑶,“这表走得准,要是我没在日落前追上你们,就去徽州府的‘同德堂’药铺找我——那是我们地下党的联络点,掌柜的姓周。”
陈生看着林婉儿眼里的坚定,没再多劝,只是拍了拍她的肩膀:“注意安全,我们在木屋等你。”
汽车引擎轰鸣着冲向大路,扬起的尘土里,林婉儿的身影很快消失在晨雾中。陈生收起目光,从背包里翻出块指南针:“赵刚,你带沈青走前面探路,我和苏瑶断后,顾长风跟着李明熟悉路线。”
赵刚咧嘴笑了笑,撕下衣角裹住胳膊上的伤口:“放心,就算是日军的狼狗,也别想从老子眼皮子底下摸过来。”他扶着沈青的胳膊,沈青咬着牙点点头:“陈先生,我能走,不拖后腿。”
几人沿着山间小路往西南走,晨露打湿了裤脚,山风里带着松针的清香。苏瑶走在陈生身边,时不时侧头看他——从军火库出来后,他就没怎么说话,林晚秋的事,大概还在他心里堵着。
“陈生,”苏瑶轻声开口,“林晚秋投靠日军,不是你的错。”
陈生脚步顿了顿,从怀里掏出个旧笔记本,翻开第一页,上面贴着张泛黄的照片——是去年在上海行动队的合影,林晚秋站在最右边,笑得眉眼弯弯。他指尖在照片上摩挲了两下,又合上笔记本:“我只是没想到,她会恨到这个地步。”
“她被柳如眉抓过,说不定受了刑,脑子糊涂了。”苏瑶从口袋里摸出块糖,是之前在嘉兴城买的水果糖,纸皮都皱了,“吃块糖,甜丝丝的,能好受点。”
陈生接过糖,剥开纸皮塞进嘴里,甜味慢慢在舌尖散开。他看着苏瑶的侧脸,晨光落在她睫毛上,像撒了层碎金——从上海到嘉兴,每次遇到危险,她都没慌过,反而总想着安慰别人。他喉结动了动,想说点什么,却听见前面赵刚喊了声:“陈生!快来看!”
几人快步上前,只见赵刚蹲在一棵松树下,地上放着个用油布包着的东西。油布解开,里面是个木盒子,盒子上刻着“徽州胡记”四个字,还贴着张红色的封条,封条上印着个小小的“信”字。
“这是谁放在这儿的?”顾长风皱着眉,“这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总不能是路人落的。”
李明凑过来仔细看了看封条:“‘徽州胡记’是徽州府有名的木作坊,专做装文房四宝的盒子,一般人用不起。”他伸手想碰盒子,却被陈生拦住了。
“等等,”陈生从口袋里摸出根细铁丝,轻轻挑开封条,“先看看里面是什么,别是日军的陷阱。”
盒子打开的瞬间,一股淡淡的墨香飘了出来。里面没有别的,只有一张叠得整齐的宣纸,纸上用小楷写着几行字:“陈生先生亲启,徽州府歙县,胡家老宅藏有日军密电码本,七月十五前取,迟则祸及百姓。落款是‘故人’。”
“故人?”苏瑶拿起宣纸,指尖拂过字迹,“这字写得工整,像是读书人写的,而且用的是徽墨,墨色发亮,不是普通的便宜货。”
赵刚挠了挠头:“会不会是陷阱?日军知道我们要往徽州走,故意放个盒子引我们过去?”
陈生没说话,把宣纸翻过来,背面没有字,只有右下角有个小小的梅花印记。他盯着印记看了半天,突然想起什么:“去年在南京,我认识个姓胡的老先生,是前清的举人,家里藏了不少古籍,他的信上,就盖着这样的梅花印。”
“胡老先生?”李明眼睛亮了亮,“是不是胡文轩先生?他是徽州歙县人,抗战爆发后就回了老家,听说一直在帮我们地下党传递情报,不过三个月前突然没了消息,我们还以为他出事了。”
陈生心里一紧:“这么说,这信可能是胡老先生写的?可他为什么不直接联系地下党,反而找我?”
“说不定他身边有日军的人盯着,不敢明着联系。”苏瑶把宣纸叠好放进盒子,“而且密电码本对我们太重要了——要是能拿到,就能破译日军接下来的行动部署,说不定能阻止他们在皖南的扫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民国情渊绮梦请大家收藏:(m.20xs.org)民国情渊绮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