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三天,于鲤,哦不,现在已经是于丽枫了,他终于搞清楚现在自己在什么地方了。
朝国,一个不同历史文化未知的国家,但是这里的历史又和现代历史又有着相似之处,只是唯独多了一处玄妙的武学敛气,在倭国入侵最艰难时涌现出来许多拥有武学敛气的古老族群,他们在大战中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可以说因为他们力量加入倭国差点就灭国了,最后只能依附于米国。
朝国成立初,见识武学敛气的厉害,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熟知并推崇,古老的族群也渐渐融入于朝国,但不过短短几十年,武学也被新科技武器所替代。
因武学极其的深奥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一蹴而就,大部分人究其也不过是强身健体,只是少部分人天赋异禀可以接触到敛气阶段,不适合于一个急需发展落后的朝国。
这是根据堂哥于国华的讲故事,于丽枫推测。
除此之外,一切的发展进程和现代60-70年代差不多,都经历了大饥荒,又有文化的变革,现在就是文化变革期间,村子的牛棚就有被下方的一批人,大娘还特意叮嘱于丽枫不要去接触那些“犯罪分子”,还有一些文化学生下乡参与建设,也就是知青。
还有大娘特提点了,他落水还是一个叫蒋玲雾的女知青救的,这可也是男女牵个手都是犯罪的时代,何况救人时两人搂搂抱抱被村里人众目睽睽的,就在于丽枫紧张以为他还要在不知不觉就被婚配时,
他大娘又告诉她,人家姑娘不需要他负责,而且人家还有未婚夫,虽然村子里村民嘴巴不饶人,但也知道姑娘只是救人且本人也没有意愿,村长觉得人家姑娘也不会去告流氓罪,最后村长做主下不了了之,也勒令村民管好自己的嘴。
呼~还好,差点就英年早婚,而且他还没能好好接受和不认识的一个女孩子结婚这件事。
说来他这个家和堂哥家的关系也挺复杂的,
堂哥是亲堂哥,而大娘却是二婚嫁出去了。这要从他爷爷那辈说起,他爷爷一共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大儿子,也就是堂哥于国华的亲爸于刚,小儿子于军,大姐于蓉,二姐于可。
朝国成立前,他爷爷带着一家逃荒到这里,奶奶逃荒路上去世了,二姐于可走丢了,后面就剩三个子女,爷爷一个人拉扯长大,于刚从小叛逆不服管教,习惯游手好闲,喝酒赌博,打架都是家常便饭,混到发烂,村子里大家都避而远之,过了年纪也说不上亲,爷爷就想给他买个媳妇成家收收心,所以大娘朱绣就被买到家里,大娘之前是有钱人家里的大丫头,那时大战,那家有钱就成了靶子家族破败,就被主人家低价卖了出来。
成了家的于刚却更加变本加厉,对朱绣经常打骂,在无边喝酒不合就回来发泄,生了堂哥于国华后也没有改变,有时连儿子一起打,爷爷也管不了他,还好爷爷重视长孙,堂哥完好无缺长大。
小儿子于军小时候就参军加入到抗倭的战斗中去,朝国成立后,国家抚恤革命先锋和女同志李玉素接触并相恋,后来两人调回村子生活,那时的朱绣生活的水深火热,于军回来后看不过大哥于刚太混账了用武力狠狠的压制了他,消停了一段时间,
不久于刚还是受不住,就想办法撺掇爷爷分家,分了家于军就管不到于刚的家事了。最后分了家,于刚又开始喝喝耍耍,于军也确实管不到于刚那么宽,再加上爷爷更重视长子的观念,又有一层孝道的枷锁,分出去之后就眼不见为净。
于刚经常在家拿钱,从来没带回过一分一毫,就爷爷从自己的口粮里匀给于国华,他才不至于饿死,但朱绣就不行了,来到这个家就没吃正经的一餐饭。
朱绣又过上了时不时挨打的日子,李玉素作为革命时代女性就看不过眼,于是私下劝说她离婚,这样的男人不值得,害怕她那天被打死,虽说朝国成立了后女性的社会地位也不断提高,但是偏远的村里,这是离经叛道的事,朱绣就没同意,
她害怕!那时被卖了她见过太多的流离失所,她也没有亲人可以投奔,而且一个离婚的女人到哪都会被别人戳脊梁骨,她实在害怕,而且她也离不开她的孩子。
李玉素见怎么都不愿意的朱绣,感到气愤又悲哀。没办法只能时常借着妯娌的身份去看着点,于刚也不过在她面前打朱绣,经常带些吃得捎带给她。朱绣也很感激这位妯娌。
再后来又经历了大荒时,哪里都是兵荒马乱的,于刚伙同他道上的兄弟去抢粮食,可能老天也看不过去了要收了他,抢的时候和别人发生冲突被别人砍死了,爷爷听到这个消息身体也着不住,没几天也跟着去了。
这一房只留下了孤儿寡母,那年于国华才十一岁,朱绣觉得天塌了,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
李玉素看着朱绣这样,就和于军商量把她们接过来一起生活,等国华成年了再搬出去,因为两人工作的关系,早出晚归的,四岁的于丽枫经常被放养到外婆家去,把朱绣接过来也可以帮看着点,丽枫也可以和哥哥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靠收房租养媳妇儿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靠收房租养媳妇儿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