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青溪村,炊烟袅袅,春织站在灶前,手中木勺轻搅着一锅热粥。
米香混着药草的清苦气息,在屋内缓缓弥漫开来。
她想起昨日王婆子带来的消息,嘴角不自觉地扬起。
镇上“回春堂”要进她的止咳蜜粥粉了!
这是林家灶坊第一次走出村子,走进真正的市集。
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买卖,更是一个开始。
一个能让更多人吃到她用心熬制的药粥、让家人不再挨饿的开始。
“春织姐!”门外传来一声脆生生的叫唤,是李三姑来了。
她手里拎着一只竹篮,掀开盖布,露出几颗新摘的萝卜和两把翠绿的青菜,“听说你那粥粉卖到镇上了?真是有出息啊!”
春织笑着接过篮子:“多谢三姑婶,我正打算做点新的配方呢。”
两人说笑间,忽听院外脚步声急促。
王婆子风风火火地冲进门来,满脸喜气:“成了!成了!周先生签了三个月的供货合同,每卖出一包还返两文钱!”
这话一出,院子里顿时热闹起来。
村里的人纷纷围过来,打听详情。
王婆子一边得意洋洋地讲,一边拍着春织肩膀:“丫头,你可真有本事,咱们村头一份走街串巷的女掌柜就要是你啦!”
春织听着众人议论,心中却已盘算着下一步。
镇上的市场打开了,她得趁热打铁,继续研制新的药粥配方。
不止止咳,还有养胃、补血、安神……每一款都要贴合百姓所需。
“我会尽快准备好第二批货。”她轻声说道,语气坚定。
傍晚时分,霍砚来了。
他提着一只野兔,站在院门口,目光落在正在灶台边忙碌的春织身上。
夕阳映着他棱角分明的脸庞,添了几分柔和。
“春织。”他走近几步,声音低沉而坚定,“我想入赘林家。”
春织手一顿,转头看向他。他的眼神坦荡真诚,没有半分犹豫。
她微微脸红,却并未立刻答应。
沉默片刻后,她低声说:“这事不能草率。我们请刘五爷和村长来作主。”
当夜,林家小院灯火通明。
村中几位长辈齐聚一堂,见证这一刻。
霍砚站在院子中央,面对众人郑重开口:“自今往后,林家即我家,春织之事,便是我之事。若有违背,天打雷劈。”
刘五爷点点头,村长也满意地笑了。
春织眼圈微红,轻轻点头。
那一刻,她终于相信,自己不再是孤身一人。
她有了家,也有了愿意与她并肩而立的人。
霍砚接过她递来的第一碗“夫妻合欢粥”,低头嗅了嗅,笑道:“以后,我们一起熬。”
“嗯。”她应了一声,笑意藏在眼角眉梢。
然而,欢喜之余,风波也在悄然酝酿。
赵氏得知霍砚入赘的消息后,气得摔了手中的陶罐。
她是林大山的妻子,素来看不起春织这个养女,如今见她不仅站稳脚跟,还要招赘夫婿,更是坐不住了。
第二日一早,她在村口逢人便说:“一个猎户也敢入赘林家?怕不是图她灶坊的银钱吧?”
这话传到春织耳中,她只是淡淡一笑,并未动怒。
几日后,她将新研制的“安心粥”端出来,请乡亲们品尝,并笑着说:“谁若不信,大可来尝尝我们新熬的‘安心粥’。”
果然,没过几日,赵氏的话反倒成了笑话——大家吃完粥后都说好,有人甚至当场掏出铜板问能不能预订。
“这不是安心粥,这是‘打脸粥’。”李三姑笑着调侃。
村里的人都乐了,没人再提赵氏说过什么。
这一夜,林家灶火依旧温暖,柴火噼啪作响。
春织望着窗外满天星辰,心里前所未有的踏实。
因为这一次,她不再是那个被救回来的小女孩。
她是林家的主心骨,是全村妇人口中的“巧厨娘”。
是能带着一家人走出困境、走向更好的日子的女人。
而她身边,站着一个愿意陪她一起走下去的男人。
灶火团圆的日子,就快到了。
第19章续 · 药粥熬出新气象(下)
林家小院张灯结彩,虽无大富人家的锦绣华堂,却也因春织与霍砚成亲的消息而热闹非凡。
门前挂了两盏红纸灯笼,风一吹便轻轻摇晃,映得石阶上斑驳光影如舞。
宴席摆在院子里,几张方桌拼成长龙,摆上了春织亲手做的“归脾兔丁粥”,香气四溢。
这是她特地为今日研制的新菜式,用山中野参、红枣、当归配伍,炖煮入味的兔肉细嫩柔滑,入口即化,连汤带料都让人赞不绝口。
霍砚亲自宰杀的兔子,处理干净后交由春织料理,他则在一旁打下手,递勺添柴,动作熟练而自然,仿佛他们早已是相伴多年的夫妻。
李三姑端着碗连连点头:“好个归脾粥!吃了这碗,我老胳膊老腿都觉得轻快不少!”
王婆子一边吃一边笑:“春织啊,你这灶坊要是开到镇上去,怕是要把那些老字号都给比下去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寒门巧妇理家记请大家收藏:(m.20xs.org)寒门巧妇理家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