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台接到密奏,凤案旧事重提,引发轩然大波。
朝堂之上,有人主张彻查,也有人极力压制。
然而,随着更多隐姓埋名的旧部后人纷纷现身作证,当年昭王覆灭之际的种种秘辛逐渐浮出水面。
百姓议论纷纷,街头巷尾皆传“寒门孤女一纸鸣冤,揭发旧党余孽”,更有好事者称她是“义烈织娘”。
而在青溪村,春织却依旧每日晨起劳作,一如往常。
她并未等待朝廷的回应,因为她知道,真正的正义,不止是纸上的一道诏令,而是人心的觉醒与坚守。
风和日丽的一日,春织在祠堂中取出林父生前贴身携带的一枚铜牌和一把旧刀,郑重交到霍砚手中。
“这些,是他一生所系。”她轻声道,“我想,请你陪我送它们回家。”
霍砚接过,点头不语。
两人一路翻山越岭,来到林父长眠之地。
坟茔旁杂草丛生,碑文模糊,春织蹲下身,用帕子一点一点擦去尘土,眼中泛起微光。
霍砚点燃香火,恭敬插上。
“爹,我来看您了。”春织轻声说,“我已不再是那个躲在您身后的小女孩,林家,也不再是那个任人欺凌的寒门。”
霍砚站在她身后,静静听着,眼神温柔。
待香燃尽,他忽然开口:“春织,这一生,我会替你守住这片山林。”
她回头看他,怔住片刻,轻轻点头。
夜深,山风徐徐,星辰点点。
霍砚独自站在墓前,望着远处的星空,低声呢喃:“林兄,我定不负你托付之人。”
翌日清晨,一封来自京城的加急驿报悄然抵达青溪寨。
春织拆开一看,脸色微变。
信中言明,天子震怒,已下令彻查凤案,并命礼部拟旨,欲赐她郡主封号,食邑千户,以嘉其义举。
她握着诏书的手微微颤抖,却久久未语。
屋外阳光洒落,照进院中,暖而不炽。
她低头看了看掌中那份厚重的荣誉,心中却只想着一件事:
“若能换一座安稳的堤坝,护一方百姓,或许比一个虚名更有意义。”
而这一切,还未开始,风波却已在酝酿之中……
喜欢寒门巧妇理家记请大家收藏:(m.20xs.org)寒门巧妇理家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