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长河眼中带着笑意:“你熬夜修机器,手上都是油污。”
“那时候真难啊。”苏晚轻声道,“买布料的钱都没有,还得去黑市冒险。”
两人并肩走在流水线间,回忆如潮水般涌来。想起市管办来调查时的惊心动魄,想起流言蜚语中最难熬的日子,想起第一次拿到订单时的狂喜...
“最难的时候,我真想放弃。”苏晚轻声说,“是你一直支持我。”
林长河握住她的手:“是你坚持下来了。”
走到车间尽头,那里特意保留了一台老式缝纫机——正是他们从村里带来的那台“蝴蝶牌”。与周围崭新的机器相比,它显得格外陈旧,但却承载着最珍贵的记忆。
“留着它,提醒我们不忘本。”苏晚说。
林长河点头:“不忘初心。”
夜幕降临,两人最后检查一遍车间,关灯锁门。站在厂区门口回望,新厂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宁静庄严。
“长河哥,我好像在做梦。”苏晚轻声说,“一年前,我最大的愿望是让家人吃饱饭。现在...”
“现在只是开始。”林长河接话,“以后会更好。”
回到省城的出租屋,苏晚却毫无睡意。她拿出账本仔细核算:新厂的投资、设备的折旧、工人的工资、原料的成本...一笔笔算下来,虽然投入巨大,但以现在的产量和订单,半年内就能回本。
“算清楚了?”林长河端来热牛奶。
苏晚兴奋地指着账本:“你看,如果保持这个产量,三个月就能还清贷款!而且外贸局那边如果谈成了,还能接出口订单!”
林长河仔细看着账本,眼中露出赞许:“你算得很细。”
“这都是你教我的。”苏晚笑道,“以前我只会埋头干活,现在知道要精打细算了。”
夜深了,苏晚却还在计划着未来:“等稳定了,咱们把爹娘接来省城。小楼二层可以改成住房,这样一家人就能团聚了。”
林长河点头:“好。”
月光从窗户洒进来,照在相拥而眠的两人身上。苏晚在林长河平稳的心跳声中渐渐入睡,嘴角带着幸福的笑意。
第二天,生产更加顺利。工人们完全适应了新流程,产量再创新高。更让人惊喜的是,质量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因为机械化生产的稳定性,合格率达到了98%!
王科长特意来电:“苏厂长,你们这批货质量特别好!百货公司决定追加订单!”
这个消息让全厂欢欣鼓舞。工人们干劲更足了,甚至自发提出加班赶工。
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连续高强度工作,机器开始出现故障。一天下午,一台缝纫机突然卡线,紧接着整个流水线都停了下来。
“怎么办?明天就要交货了!”苏晚急得团团转。
林长河冷静地检查机器:“小问题,能修。”他脱下外套,卷起袖子,亲自上手维修。
工人们围在一旁,惊讶地看着老板熟练地拆卸机器、更换零件。不过半小时,机器就恢复正常运转。
“厂长,您还会修机器啊?”张梅惊讶地问。
林长河轻描淡写:“在部队学过。”
这个插曲反而增强了工人们对领导的信服。大家发现,这个沉默寡言的厂长不仅懂管理,懂技术,甚至连修机器都会。
三天后,订单如期完成。当最后一批产品装车发往百货公司时,全厂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苏晚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远去的货车,眼中闪着泪光。林长河悄悄走到她身后,轻轻揽住她的肩。
“我们做到了。”苏晚轻声说。
“嗯,做到了。”林长河的声音也带着难得的激动。
下班后,夫妻二人特意买了酒菜,在厂里食堂和工人们一起庆祝。苏晚举杯致辞:“这第一个订单的顺利完成,离不开每个人的辛勤付出!谢谢大家!”
工人们纷纷回应:“谢谢厂长给我们工作机会!”
“跟着苏厂长干,有奔头!”
气氛热烈中,张梅带头唱起了歌,很快全厂人都加入进来。在这个寒冷的冬夜,新厂里却温暖如春。
回出租屋的路上,苏晚和林长河手牵着手,像一对热恋中的年轻人。
“长河哥,我今天真高兴。”苏晚哼着刚才的歌,“不是为订单高兴,是为大家都这么团结高兴。”
林长河握紧她的手:“你带得好。”
月光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从空荡荡的旧厂区到如今欣欣向荣的新厂,每一步都充满艰辛,但也充满希望。
省城的新厂开工,不仅意味着产量的提升,更意味着他们真正在城市扎下了根。从乡村到城市,从手工到机械,从家庭作坊到正规工厂,这一路的蜕变如此艰难,又如此自然。
而苏晚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前方的路还很长,但只要携手同行,就没有到达不了的远方。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夜晚,锦绣制造厂迎来了真正的腾飞。从此,它不仅是夫妻二人事业的里程碑,更成为无数人改变命运的起点。
新厂开工,新篇开启。
省城的星空下,梦想正在照进现实。
喜欢七零锦绣小农媳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七零锦绣小农媳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