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子倒了,大家可以再找工作。”林长河继续说,“但是信誉倒了,就再也立不起来了。你们愿意让别人说,锦绣制造厂的产品是次品吗?”
“不愿意!”工人们异口同声。
“那好。”林长河环视众人,“愿意留下来返工的,我感谢。不愿意的,现在可以离开,工资照发。”
没有一个人离开。
返工开始了。林长河把工人分成三班,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工作。他亲自示范正确的工艺流程,手把手教新工人。苏晚想要帮忙,却被他劝回办公室休息。
“你是技术核心,不能累垮。”他说,“这里有我。”
深夜,苏晚实在睡不着,悄悄来到车间。眼前的景象让她震撼——工人们在林长河的带领下,认真地拆线、重缝、刷胶。没有人抱怨,没有人偷懒。林长河穿梭在工位间,时而指导技术,时而递上一杯热水。
“厂长,您去休息吧。”张梅看见苏晚,急忙说,“这儿有我们呢。”
“是啊厂长,我们能行!”其他工人也纷纷附和。
苏晚的眼泪又涌了上来,这次是因为感动。她挽起袖子:“我和大家一起干。”
第一夜过去,返工完成了一百双。第二天,消息传开,村里也来了援兵——赵婶子带着几个手艺最好的女工坐最早班车赶来。
“晚晚,这么大的事怎么不告诉我们?”赵婶子一来就投入工作,“咱们是一家人,有难同当!”
更让人感动的是,百货公司的王科长也打来电话。原来,林长河昨晚特意给她打电话,说明了情况并保证三天内交付合格产品。
“苏厂长,看在你们态度诚恳的份上,违约金可以减免一半。”王科长的语气缓和了许多,“但是质量必须达标,这是底线。”
这个消息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工人们干得更起劲了,连饭都顾不上吃。苏晚和林长河轮流给大家送饭,确保每个人都能吃上热乎的。
第二天深夜,苏晚实在撑不住了,趴在办公桌上睡着了。醒来时,发现自己身上盖着林长河的外套,而他还在车间忙碌。
她来到车间,看见丈夫眼睛里布满血丝,手上添了好几处伤口,但依然在坚持工作。这一刻,苏晚的心疼得厉害。
“你去睡会儿,我来替你。”她拉住林长河。
林长河摇头:“快好了,你去休息。”
“你不睡我也不睡。”苏晚固执地说。
最终,两人一起坚持到天亮。当最后一双鞋检验合格时,车间里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工人们相拥而泣,三天的疲惫在这一刻化为成功的喜悦。
清点数量,五百双鞋全部返工合格,甚至还多做了五十双备用。
“我们做到了!”苏晚激动地抱住林长河。
林长河轻轻回抱她,声音沙哑:“你做到了。”
送货的车来了,王科长亲自验收。她仔细检查了每一双鞋,终于露出满意的笑容:“这才是我认识的锦绣制造厂的质量!”
危机解除,但教训深刻。苏晚召集全体员工开总结会,制定了更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每道工序都要签字负责,质检员随机抽查,发现问题追溯到个人。
最让工人们心服口服的是,苏晚和林长河主动扣除了自己当月的工资,作为管理失职的惩罚。
“厂长,这不怪你们...”张梅忍不住说。
“不,责任在我们。”苏晚诚恳地说,“作为管理者,我们要为所有问题负责。”
这件事过后,厂里的氛围反而更好了。工人们真正把厂子当成了自己的家,质量意识深入人心。曾经偷工减料的新工人,现在成了最严格的质检员。
月底,百货公司不仅续签了合同,还增加了订单量。王科长私下对苏晚说:“经历过风雨的企业,才能走得更远。你们这次处理危机的态度,让我们很放心。”
回出租屋的路上,苏晚和林长河手牵着手,漫步在省城的夜色中。
“长河哥,谢谢你。”苏晚轻声说,“要不是你,我可能真的放弃了。”
林长河握紧她的手:“你不会放弃的。”
“为什么这么肯定?”
“因为你是苏晚。”
简单的五个字,却让苏晚的心柔软成一片。是啊,重生以来,她什么困难没经历过?怎么可能被一次危机打倒?
月光下,两人的影子紧紧相依。质量危机就像一次淬火,虽然痛苦,却让企业更加坚韧。从乡村到城市,从稚嫩到成熟,这条路虽然坎坷,但每一步都走得踏实。
而苏晚知道,只要身边有这个男人的支持,再大的风浪也不足为惧。省城的星空下,锦绣制造厂的灯火依然明亮,照亮着前行的路,也照亮着无数人的梦想。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这个道理在这一刻深深地刻在了每个人的心中。而经历过这次危机,锦绣制造厂真正地成长了,不仅是在规模上,更是在管理和文化上。
夜深了,但希望永不眠。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城市里,一对平凡的夫妻正在书写着不平凡的故事。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喜欢七零锦绣小农媳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七零锦绣小农媳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