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苏晚重重地应了一声,感觉心头的巨石仿佛被挪开了一半,“我知道。厂里……都好吗?”
“都好。专心。”他言简意赅,没有多余的话,却明确地告诉她,家里有他,她无需分心。
“好。”苏晚的声音重新变得坚定起来。
挂了电话,苏晚站在原地,深深呼吸了几次。窗外羊城的阳光透过高大的玻璃窗照射进来,在她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林长河的电话短暂得像一个幻觉,却将她从情绪的泥沼中彻底拉了出来。是啊,怕什么?他们的产品质量过硬,设计独特,这才是根本。沟通不畅,就多学多问;规矩不懂,就虚心请教!她苏晚什么风浪没见过,还能被这沟通的困难吓倒不成?
她重新挺直脊背,目光恢复了之前的清亮与自信。
下午,展馆的人流有增无减。苏晚调整了策略,她不再急于向每一个路过的人推销,而是更专注于向那些在他们展位前停留、对产品本身流露出兴趣的客商进行介绍。她让小陈准备好纸笔,遇到语言实在不通的,就画图示意。她也更加留意外贸局翻译的沟通方式,默默学习。
转机,在一个下午悄然降临。
一位身材高挑、穿着考究、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的五十多岁欧洲男士,在随行人员的陪同下,信步走过他们的展位。他的目光原本已经掠过,却又像是被什么吸引,倏地转了回来,精准地落在了那件墨梅夹克上。
他停下脚步,走近几步,隔着玻璃柜,仔细地端详着那件夹克,特别是领口那枝精致的墨梅刺绣。他的眼神锐利而专业,带着审视,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
苏晚的心跳再次加速,但她迅速稳住心神,脸上露出得体而自信的微笑,主动用练习了无数遍的英语打招呼:“Good afternoon, Sir. Wele to Jinxiu.”(下午好,先生。欢迎来到锦绣。)
那位男士抬起头,看向苏晚,微微颔首,然后用带着口音的英语问道:“This embroidery… is it handmade?”(这个刺绣……是手工的吗?)
“Yes, entirely handmade by our best artisans.”(是的,完全由我们最好的工匠手工制作。)苏晚流畅地回答,这是她准备最充分的问题之一。
男士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示意随行人员与展位工作人员沟通,自己则要求近距离观看那件夹克。
当夹克从模特身上取下,送到他手中时,他仔细地摩挲着面料,查看内衬的做工,按压刺绣的背面感受针脚的细密,其专业和苛刻的程度,让一旁的孙卫国都暗自捏了把汗。
“The fabric is good. The tailoring is precise.”(面料很好。剪裁精准。)男士评价道,然后指着那朵墨梅,“This is unique. A bination of East and West.”(这个很独特。东西方的结合。)
苏晚抓住机会,尽力用清晰的英语介绍:“This is our concept. We use traditional Chinese craftsmanship to create modern fashion.”(这是我们的理念。我们运用中国传统手工艺,创造现代时尚。)
男士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他询问了面料成分、可能的颜色、以及尺码范围。苏晚一一作答,并将准备好的、详细标注了中英文的技术参数资料递给他。
随后,最关键的问题来了。
“Whats your MOQ? And delivery time?”(你们的最小起订量是多少?交货期呢?)
苏晚深吸一口气,报出了他们经过反复核算的数字:“MOQ 300 pieces for this style. Delivery within 60 days after receiving the deposit.”(这个款式最小起订量300件。收到定金后60天内交货。)
这个数字对于大客商来说可能很小,但对于初次接触国际市场的“锦绣”来说,已经是一个需要全力应对的挑战。
男士沉吟了片刻,又与旁边的随行人员低声交谈了几句。展位里的气氛几乎凝固了。
终于,他抬起头,看向苏晚,脸上露出了今天第一个算是温和的表情。
“OK. We can place a trial order for 300 pieces of this jacket. In these three colors.”(好的。我们可以下一个试订单,300件这个夹克。要这三种颜色。)他指着资料册上的色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七零锦绣小农媳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七零锦绣小农媳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