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过后,清晨的空气带着沁人的凉意,部落旁的河流碧波荡漾,岸边的芦苇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天刚蒙蒙亮,捕鱼队的青壮们就扛着渔网、提着陶壶,说说笑笑地朝着河边走去——自从张轩带领众人找到盐泉、提纯出洁白的食盐,部落里的日子渐渐有了盼头,连每日的劳作都多了几分活力。
“岩哥,你说今天能捕到多少鱼?自从有了盐,烤鱼吃着香,连力气都比以前足了!”年轻的猎手小羽扛着渔网,脚步轻快地跟在岩身后,脸上满是期待。前几日用盐调味的烤肉,至今还让他回味无穷。
岩笑着拍了拍小羽的肩膀:“放心,这河里的鱼多着呢,今天肯定能满载而归。不过咱们得多捕点,轩神说了,新鲜鱼吃不完容易坏,要教咱们用盐做成能长久保存的吃食。”
两人说着,已经来到河边。其他青壮也陆续赶到,纷纷放下工具,开始整理渔网。张轩此时也从石楼走出,远远看到河边忙碌的身影,快步走了过去。“大家动作快点,争取上午多捕些鱼,中午我们就开始做‘鱼酱’和‘腌肉’。”
“轩神!”众人看到张轩,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恭敬地打招呼。经过寻盐、提纯盐这一系列事,大家对这位能带来“神迹”的领袖愈发信服,只要是张轩说的话,没人会质疑。
张轩走到河边,蹲下身观察水流:“今天水流平缓,正是捕鱼的好时候。大家分成两组,一组用渔网在下游拦截,一组用鱼叉在浅水区捕捞,注意安全,别掉进深水区。”
“好!”众人齐声应道,立刻分成两组,有条不紊地开始捕鱼。一组青壮扛着渔网,跑到河流下游,将渔网固定在两岸的树干上,形成一道“拦截网”;另一组则拿着石制鱼叉,小心翼翼地走进浅水区,目光紧盯着水下,寻找鱼群的踪迹。
张轩没有参与捕鱼,而是在岸边来回踱步,用精神力感知水下的鱼群分布。他的心灵感应能力能轻松穿透水面,清晰“看到”水下成群的草鱼、鲫鱼和鲶鱼。“小羽,你往左边走三步,那里有一群鲫鱼!”“岩,你身后的深水区,有几条大草鱼,用渔网围过去!”
在张轩的“指点”下,捕鱼队的效率大大提高。小羽按照张轩的提示,果然在左边浅水区发现了一群鲫鱼,一叉下去,就叉中了一条半斤重的;岩则带领众人,用渔网将深水区的草鱼围了起来,一番忙碌,捕上来十几条两三尺长的大草鱼。
太阳渐渐升高,气温也随之上升。到了中午时分,捕鱼队已经捕到了上百斤鱼,竹筐里、陶盆里都装满了活蹦乱跳的鲜鱼,银鳞闪烁,格外喜人。“轩神,您看,这么多鱼,足够部落的人吃好几天了!”石擦着额头上的汗水,兴奋地说道。
张轩看着堆积如山的鲜鱼,点了点头:“很好。现在开始处理鱼,一部分用来做鱼酱,一部分用来腌咸鱼,剩下的新鲜鱼,晚上给大家做烤鱼。”他说着,拿起一条草鱼,示范着如何处理:“先把鱼鳞刮掉,用石刀从腹部剖开,把内脏和鱼鳃掏出来,注意不要弄破鱼胆,不然鱼会发苦。处理好后,用清水把鱼洗干净。”
众人立刻动手,青壮们负责刮鳞、剖鱼,妇女们则端着陶盆,打来清水,仔细清洗处理好的鱼。河边顿时热闹起来,刮鳞的“沙沙”声、水流的“哗哗”声、孩子们的嬉笑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张轩则在一旁指导大家分类处理:“体型大的草鱼、鲶鱼,肉质厚实,适合做鱼酱;体型小的鲫鱼、细鳞鱼,适合腌成咸鱼;还有这些鱼的内脏,不要扔掉,清洗干净后可以煮成鱼汤,给老人和孩子补身体。”
处理完鱼,张轩带领众人回到部落,在石楼旁的空地上架起几块平整的石板,开始准备做鱼酱。“做鱼酱,要用新鲜的鱼肉,不能有一点鱼皮和鱼刺,不然做出来的酱会有腥味,还容易卡喉咙。”他拿起一条处理干净的草鱼,用石刀小心翼翼地将两侧的鱼肉片下来,去掉中间的大刺,然后将鱼肉放在陶盆里,“大家都像我这样,把鱼肉片下来,集中放在大陶盆里。”
青壮们和妇女们纷纷效仿,虽然刚开始动作有些笨拙,鱼片得厚薄不一,甚至偶尔会留下小刺,但在张轩的耐心指导下,渐渐熟练起来。不一会儿,几个大陶盆就装满了洁白的鱼肉,散发着淡淡的鱼鲜味。
“接下来,要把鱼肉捣成泥。”张轩指着旁边的几个石臼,“大家把鱼肉放进石臼里,用石杵捣,一定要捣得细腻,不能有颗粒,这样鱼酱才好吃。”
岩和石率先拿起石杵,用力捣着石臼里的鱼肉。鱼肉刚开始还带着韧性,捣起来很费力,捣了半个时辰,才渐渐变成细腻的鱼泥。其他青壮也轮流上阵,汗水顺着脸颊流下,滴在石臼里,却没人喊累——大家都知道,这鱼酱做好了,能保存很久,冬天就不用愁没鱼吃了。
妇女们则负责准备陶罐和盐。她们将之前烧制的带盖陶罐一个个清洗干净,倒扣在石板上沥干水分;又从储存盐的陶罐里,舀出足够的精盐,放在干净的兽皮上备用。“轩神,盐要放多少?”一个负责分发盐的妇女问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原始霸主:天启之力伴我行请大家收藏:(m.20xs.org)原始霸主:天启之力伴我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