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的晨光带着最后一丝柔和,洒在联盟部落西北的岩坡下。二十个青壮扛着木撬、石锤,背着藤筐,正跟着张轩往石灰石所在的岩坡走——昨天议事会后,石长老连夜选了部落里力气最大、手脚最稳的青壮,今天一早便来开采石灰石,要赶在春末雨季来临前,烧出第一窑石灰。
“大家注意脚下,岩坡上的石头滑,别摔了!”张轩走在最前,用石刀砍断挡路的藤蔓,“开采的时候,先用木撬把石灰石从岩缝里撬出来,再用石锤敲成半人高的块,太大了不好运,太小了烧制时容易碎。”
阿壮扛着最大的木撬,走到岩坡前,先把木撬的尖端塞进石灰石和灰色岩石的缝隙里,然后喊了两个青壮一起往下压:“嘿!使劲!”木撬发出“咯吱”的声响,石灰石被撬得松动了些,阿壮又加了把劲,“砰”的一声,一块半人高的石灰石从岩坡上滚下来,青壮们连忙用藤筐接住,生怕摔碎。
“小心点!这石头虽然软,但摔碎了运回去还得敲,费功夫!”石长老也跟了过来,手里拿着木牌,一边记录开采的数量,一边叮嘱,“每块石头都要擦干净表面的泥土,不然烧制的时候会有杂质,影响石灰的质量。”
青壮们立刻行动起来,有的用木撬撬石头,有的用石锤敲碎大块的石灰石,有的用兽皮擦拭石头表面的泥土,还有的负责把清理好的石灰石装进藤筐,扛着往部落方向运——岩坡离部落有一个时辰的路程,青壮们轮流扛筐,汗珠子顺着脸颊往下淌,却没人喊累。
鹿溪也跟着来了,她手里拿着一个陶碗,时不时给青壮们递水:“大家慢点喝,别呛着。这石灰石用处大,烧出来能加固房子、改良土壤,咱们辛苦点也值!”
青羽则带着几个孩子,在岩坡附近捡干树枝——这些树枝虽然不能当烧制石灰石的燃料(需要硬木),但可以用来烧开水,给青壮们解渴。“阿壮哥,你们要不要吃点熏肉干?我带了!”青羽举着兽皮袋,对着扛着藤筐的阿壮喊。
阿壮笑着摆手:“不用啦!等运完这趟,回去再吃!你们别靠岩坡太近,小心掉下来的石头砸到。”
一上午的时间,青壮们运回去了三十多筐石灰石,堆在部落西边的空地上——这里离水源近,方便以后和水拌石灰,也离木工坊近,能随时拿工具处理石灰石。石长老看着堆得像小山似的石灰石,笑着对张轩说:“够烧第一窑了!下午咱们就开始建窑,争取明天就能点火!”
下午,建窑的工作就开始了。张轩带着青壮们在空地上选了个地势稍高的地方——这里不容易积水,能防止雨水渗进窑里影响烧制。他先用木杖在地上画了个直径两丈的圆形,作为窑的地基。
“窑要建成‘馒头形’,底部宽,顶部窄,这样能聚热,温度升得快。”张轩一边画,一边给青壮们解释,“底部留两个口,一个是进料口,用来放石灰石和燃料;一个是通风口,用来进风,让火燃得更旺;顶部留一个小口,用来观察火焰和排烟;窑壁要用黏土和稻草混合夯筑,黏土能耐高温,稻草能增加窑壁的韧性,防止烧裂。”
青壮们立刻分工:一部分人去河边挖黏土,一部分人去木工坊拿稻草(之前建房子剩下的),还有一部分人负责平整地基,把地上的石子和杂草清理干净。
挖黏土的青壮们用木铲把河边的黏土挖起来,装进藤筐里扛回来——黏土要选不含石子的纯黏土,这样夯筑的窑壁才平整。回来后,青壮们把黏土倒在空地上,加适量的水,再把稻草切碎了拌进去,用木夯反复捶打——直到黏土变得又黏又韧,捏成团不会散为止。
“夯窑壁的时候,要一层一层夯,每层厚半尺,夯结实了再夯下一层。”张轩拿起木夯,示范着捶打黏土,“力度要均匀,不能有缝隙,不然烧制的时候会漏风,温度上不去。”
阿壮和几个力气大的青壮轮流用木夯捶打,木夯落下的“咚咚”声在空地上回荡。鹿溪则负责检查窑壁的厚度,用木杖时不时戳一下,确保每层都夯得结实:“这里有点薄,再加点黏土夯一下!”“那边的缝隙要补好,别漏风!”
青羽也没闲着,她带着孩子们把夯好的窑壁边缘的碎黏土清理干净,还学着大人的样子,用小手把黏土捏成小块,填补窑壁上的小缝隙:“这样窑壁就更结实啦!烧石灰的时候肯定不会漏风!”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土窑终于建成了——馒头形的窑身,底部的进料口和通风口用石块砌了边框,防止黏土坍塌;顶部的排烟口插了一根空心的芦苇杆,用来观察排烟情况;窑壁夯得平整光滑,泛着湿润的黏土光泽,看起来既结实又规整。
张轩绕着土窑走了一圈,用手敲了敲窑壁,声音清脆,没有空洞的声响:“很好!窑壁夯得结实,通风口和进料口的位置也合适。明天让窑壁晾干一天,后天就能点火烧制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原始霸主:天启之力伴我行请大家收藏:(m.20xs.org)原始霸主:天启之力伴我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