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的联盟部落,已不复初时的小巧——三千多族人生息于此,土坯房从石楼向外延展了三里,种植区扩至九十多亩,驯养区的黄牛、驴、蛮牛加起来近百头,连西边的矿石存放区都堆起了两座“小山”(黄铜矿与锡矿)。可热闹背后,隐忧渐显:雨季时,边缘的土坯房常被雨水浸泡,墙皮剥落;夜晚巡逻,仅靠土墙难以覆盖所有区域,常有野狗闯入;新归附的族人越来越多,原有的居住、生产区域已显拥挤。
“是时候建城了。”张轩站在石楼顶端,望着部落的全貌,对身边的石、木、风三位长老说,“土墙要换成砖墙,房屋要规划整齐,还要建城门、了望塔,既防野兽,也能应对未来外部落的威胁。现在离冬天还有一个秋天,我们先选好城址,烧出足够的砖瓦,等过冬后,开春就正式动工。”
石长老握着木杖,眼神落在远处的土墙:“早该建城了!选城址得选个地势高、近水源、有黏土的地方——高地势防洪水,近水源方便施工,有黏土才能烧砖瓦,缺一不可。”
木长老也点头:“还要离现有部落近,方便运输材料;附近有硬木林,建窑、做模具都需要木头。我记得部落西北有片高台,离小溪近,之前去那边砍过木,好像有片黏土矿,或许能去看看。”
张轩点头:“明天一早就去勘察,带上木工坊的阿木(懂地形)、石长老(懂防御)、风长老(懂水源),再让鹿溪跟着,她心细,能帮着记录土壤、水源情况,青羽要是想去,也带上,让她看看建城的基础怎么定。”
第二天清晨,张轩带着石长老、木长老、风长老、阿木、鹿溪、青羽,还有两名护卫队员,朝着部落西北方向出发。夏末的晨雾还未散尽,林间的露水沾湿了兽皮裙,青羽抱着青铜小兔子,蹦蹦跳跳地跟在鹿溪身边,时不时弯腰摘一朵路边的野菊:“鹿溪姐姐,城是什么样子呀?是不是比石楼还大?”
鹿溪笑着点头:“城会有很高的墙,有能进出的门,里面的房子会整整齐齐,以后我们住在城里,神尊不在联盟的时候,也不怕有别的部落抢东西、野兽闯进来了。”
一行人先到了木长老说的“西北高台”——这是一片高出周围地面两丈的平缓台地,东西长约五里,南北宽约三里,台地边缘是陡峭的土坡,天然具备防御优势;台地东侧有条小溪,溪水清澈,流量稳定,足够施工用水;阿木在台地西侧挖了一锹土,捧给张轩:“神尊你看,这黏土细腻,不含石子,捏成团能捏出纹路,不散不裂,正好能烧砖瓦。”
张轩捏了捏黏土,又走到台地边缘查看:“地势高,雨季不会淹;近水源,取水方便;有黏土,省得远距离运输;边缘陡峭,建城墙时能省不少工。不过,得再看看其他地方,对比一下才放心。”
接下来,他们又去了另外两处候选地:
- 东南洼地:靠近种植区,水源充足,但地势低,夏末的洼地还积着水,石长老踩了踩泥泞的地面:“不行,雨季肯定淹,建了城也得泡坏,排除。”
- 东北林地:硬木多,取材方便,但地势起伏大,需要平整土地,而且离水源远,风长老摇了摇头:“取水太麻烦,青壮们每天运水都得累死,也排除。”
对比下来,西北高台的优势一目了然。返回的路上,石长老已经开始盘算:“台地东西长五里,南北宽三里,够建一座大城了——中间留空地建新石楼和议事厅,东边靠小溪建居住区,西边建作坊区(冶炼、木工、制陶等等),南边建城门和了望塔,北边留着以后扩种。”
木长老也补充:“烧砖瓦的窑就建在台地西侧的黏土矿旁,挖黏土、运黏土都方便,烧好的砖瓦直接在台地用,不用来回搬。”
青羽拉着张轩的衣角,指着西北高台的方向:“神尊,我们就选这里吧!我想住在东边的房子里,每天能看到小溪,还能去溪边玩水!”
张轩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就选这里。回去后,石长老负责规划城的布局,画成图;木长老负责建砖瓦窑,准备模具;风长老负责组织青壮,先清理台地的杂草和小树;鹿溪帮忙记录黏土的用量和砖瓦的需求,等开春就建城!”
选址确定后,烧砖瓦的第一步——备黏土,立刻提上日程。风长老挑选了五十名青壮,分成五组,每组十人,每天清晨到台地西侧的黏土矿开采黏土;同时安排了二十名妇女,负责筛选黏土里的石子、杂草,确保黏土纯净。
黏土矿就在小溪边,青壮们用青铜锄挖开表层的浮土,露出下方深褐色的细腻黏土——这黏土比普通泥土重,捏在手里能拉出细丝,不含一点砂粒,正是烧砖瓦的好料。“小心点挖,别挖太深,下面可能有砂石!”风长老在旁叮嘱,手里拿着一根木杖,时不时插入黏土中,判断黏土层的厚度,“挖到见砂石就停,别浪费力气。”
青壮阿河力气大,一锄下去能挖起一大块黏土,他把黏土扔进藤筐,笑着说:“这黏土真软,比挖硬土轻松多了!就是沉,得两个人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原始霸主:天启之力伴我行请大家收藏:(m.20xs.org)原始霸主:天启之力伴我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