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的联盟部落,风里已带了几分秋的凉意,却掩不住部落蓬勃生长的活力——4500余族人生息于此,200亩农田里,晚播的大豆正结荚,汉麻的纤维已可收割;驯养区的黄牛、驴、蛮牛存栏超百头;手工业坊里,铜器锻打声、陶窑烟火气、木工刨木声交织,每日都能产出青铜工具和陶器;交易队刚从黑石部落返回,带回了新的兽皮和草药,还签下了长期陶锅交易的约定。
可这份热闹,也让旧有的管理架构渐渐吃力:种植区的灌溉水渠因没人统筹,东段淤塞了三天才发现;手工业坊的青铜原料和陶土储备混乱,时常出现“锻打缺铜、烧陶缺土”的情况;新归附的雾谷部落族人因不熟悉部落规矩,误闯了冶炼区,与护卫队员起了争执——这些细碎的问题,像藤蔓一样缠绕着联盟的发展。
石楼的议事厅里,张轩坐在主位,面前摊着一张新画的兽皮地图,上面用炭笔标注着部落的各个区域,旁边堆着十几块记录问题的木牌。石、木、风、崖风、山牙、石爪、羽尾、灰牙八位老长老围坐,神色都带着几分凝重——他们也察觉到,部落规模早已不是“小部落”,旧的“长老分工、遇事协商”模式,已跟不上4500人的管理需求。
“是时候彻底调整管理制度了。”张轩手指敲了敲木牌,声音沉稳有力,“现在族人多、事务杂,单靠几位老长老分散管理,难免有疏漏。我们要建‘长老团’统管全局,分设部门专人负责,还要培养新的管理人才,让联盟的运转更规范、更高效。”
议事的第一桩,是明确张轩四位妻妾的职责。此前,禾常帮着打理石楼后勤,阿瑶协助羽尾长老管理制陶,鹿溪主理草药与医药,青羽也偶尔帮着照料种植区的幼苗。但随着管理架构的完善,张轩决定让她们从具体事务中脱离,转向更长远的“教育储备”。
“禾、阿瑶、鹿溪、青羽,往后不必再参与部落的日常管理。”张轩的声音平缓,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你们的核心任务有两项:一是照料我的日常起居,打理石楼内宅,让我能专心统筹部落大事;二是跟着我学习算数与文字——我会教你们识数、记账,教你们用炭笔记录事务,等你们掌握后,要成为联盟的第一批‘老师’,教族人们识字、算数,让更多人能看懂记录、算清账目,为以后的管理储备人才。”
他顿了顿,补充道:“我会每天抽出一个时辰教你们,从基础的‘一、二、三’开始,再到记录农田产量、物资储备的方法。文字和算数是‘根’,只有族人懂了这些,才能更好地管理部落、传承经验,这比一时打理后勤、制陶更重要。”
议事厅里的长老们都点头认可——他们早就觉得,部落里懂“计数”的人太少,每次统计农田产量、物资储备,都要靠“堆数”“估测”,常有误差;若是能有更多人懂文字、会算数,以后记录、传承都会方便太多。木长老笑着说:“神尊考虑得长远!有几位夫人牵头学,以后族人们肯定更愿意学,咱们联盟也能更‘明白’地发展!”
明确内宅职责后,核心的“长老团”组建提上日程。张轩决定以八位跟随已久、经验丰富的老长老为核心,组建“联盟长老团”,每位长老统管若干关联部门,确保“事有人管、责有人担”。八位长老的分工与统管部门如下:
1. 农业长老:木(原种植长老)
统管部门:农业部、渔业部
职责:
- 农业部:负责200亩农田的种植规划(大豆、汉麻、野菜、葫芦等作物的播种、施肥、收割),组织青壮翻地、灌溉、除草,统计农田产量,选育作物良种(如之前的大豆良种),指导新归附部落族人学习耕种技术。
- 渔业部:统筹河泽长老原负责的捕鱼事务,安排捕鱼队按季节捕捞,管理鱼获的晾晒、存储与分配,维护捕鱼工具(渔网、渔船),确保族人们的肉食供应。
木长老接过象征职责的木杖(顶端雕刻着禾苗图案),语气坚定:“神尊放心!我一定管好农田和渔业,保证今年的粮食够族人吃,还能留足明年的种子!”
2. 手工业长老:羽尾(原手工与制盐长老)
统管部门:手工业部(含制陶、木工、冶炼、锻造、编织等)
职责:
- 制陶:管理陶窑,安排妇女们烧制陶锅、陶碗、陶瓮等实用陶器,确保交易与部落自用的陶器供应,研发更耐用的陶土配方。
- 木工:统筹木工坊,制作木犁、木耙、建筑用木梁、工具木柄等,维护木工工具,为建城、建房提供木材加工支持。
- 冶炼与锻造:管理冶炼区,统筹黄铜矿、锡矿的冶炼,监督青铜工具、武器的锻造(如青铜锄、青铜矛、青铜斧),确保工具与武器的质量和产量。
- 编织:指导妇女们用汉麻纤维、藤条编织绳索、藤筐、藤盾等,满足采矿、运输、军事的需求,研发更结实的编织技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原始霸主:天启之力伴我行请大家收藏:(m.20xs.org)原始霸主:天启之力伴我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