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的寒风裹着雪粒子,在城堡外打着旋儿,却穿不透木工坊厚实的木墙。坊内燃着一个小型壁炉,松木柴烧得噼啪作响,暖融融的热气裹着木屑的清香,漫在每一个角落。张轩站在坊中央的木案旁,案上摆着几块刚炼好的熟铁——是前几日特意选的质地均匀的铁块,边缘还带着锻打后的微红,旁边堆着打磨好的硬木(橡木与胡桃木),是木长老从山林里挑的老料,纹理细密,不易变形。
木长老领着五六个木工围在案边,眼神里满是期待。这些日子,部落用铁工具翻地、伐木,效率翻了好几倍,可木工们手里的家伙,还是石凿、青铜锯,遇到硬木就犯难——之前想给城堡六楼的套房做几个大衣柜,青铜锯锯不动胡桃木,最后还是靠张轩用长钳夹着铁块慢慢磨,费了大半天才成。
“之前的工具太钝,做不了精细活,今日咱们就做一套木工铁具,再教你们榫卯工艺,以后做家具、建房子,都能用得上。”张轩拿起一块熟铁,用手指敲了敲,铁声清脆,“铁比青铜硬,做出来的工具锋利耐用,能对付最硬的木头。”
木长老连忙点头:“神尊想得周全!有了好工具,咱们就能给夫人们做更精致的衣柜、桌椅,新城的木房也能做得更结实!”旁边的木工们也跟着附和,手里的石锤都攥紧了,显然早已盼着新工具。
张轩没急着动手,先在木案上用炭笔勾出工具的图样:锛、凿、斧、锯、刨、墨斗、曲尺、木锉,一共八样,每样都标了尺寸。“这些是木工的基础工具,先做出来,以后再补其他的。”他指着图样,逐一解释,“锛用来削平木头表面,凿子开榫眼,锯子断木,刨子刨光,墨斗和曲尺用来划线,木锉修边角。”
说完,他先从“刨子”开始——这是木工最常用的工具,也是最考验手艺的。他挑了一块长约两尺的橡木,用之前做好的铁斧(上一章锻打的)将木头削成扁平的长条,再用青铜凿在木头中间挖了一个凹槽,凹槽的一侧要倾斜,用来装刨刀。
接着,他拿起一块窄长的熟铁,放进锻打炉里加热。待铁条烧得通红,他用长钳夹出来,放在铁砧上,右手握小锤,左手扶钳,一点点将铁条的一端敲薄、磨利——这是刨刀的刃部,必须薄而锋利,还要有一定的弧度,这样刨木头时才顺畅。“刨刀的角度很重要,太陡了刨不动,太缓了容易崩口,要卡在三十度左右。”他边敲边说,小锤落下的位置分毫不差,铁条在他手里渐渐变成了一把窄长的刨刀。
待刨刀冷却,他用磨石蘸水打磨刃部,磨石转动,溅起细小的水花,刨刀的刃口渐渐泛出冷冽的光,能隐约映出人影。接着,他将刨刀嵌进橡木凹槽里,又用一块小木块(楔子)从侧面敲进去,将刨刀牢牢固定住——楔子一紧,刨刀的角度正好卡在三十度,不多不少。最后,他在刨子的两端装了木柄,方便握持,一把完整的铁刨子就成了。
“你们试试,用它刨这块胡桃木。”张轩将刨子递给旁边一个年轻的木工(名叫木禾,是木长老的徒弟)。木禾接过刨子,有些紧张地按住胡桃木,将刨子贴在木头表面,往前一推——“嗤”的一声,薄薄的木花从刨刀下卷出来,木头表面瞬间变得平整光滑,连之前的刀痕都消失了。
“真快!比石刨子好用十倍!”木禾惊喜地喊道,又推了几下,胡桃木的表面已光可鉴人。其他木工围过来,争着要试,坊内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嗤嗤”声,木花堆在案边,像一堆细碎的雪花。
接下来,张轩又陆续制作其他工具:
- 木锛:选一块厚重的熟铁,锻打成扁平的锛头,刃部磨得锋利,再将锛头装在弯曲的木柄上——木柄要符合人手握持的弧度,挥起来省力。木锛做好后,木长老试着用它削一块粗木,一锛下去,就能削掉一大块木头,比之前的石锛快多了,还不用反复打磨。
- 凿子:做了大小五把,小的用来开细榫眼,大的用来凿深槽。凿头用细长的熟铁锻打,一端磨成尖刃,另一端敲成方形(用来承受锤击),再装上短木柄。张轩拿起小凿子,在木头上轻轻一敲,就凿出一个细小的圆孔,边缘整齐,没有崩裂。
- 墨斗:用硬木做了一个方形的木盒,盒内装着浸了墨汁(用炭灰和松脂调的)的棉线,盒外装了一个线轴,线轴一端绑着一个小铁锥(用来固定线头)。“划线时,把铁锥钉在木头一端,拉出线,按住中间,轻轻一弹,就能出一条笔直的线。”张轩示范着,手指一弹,墨线落在木头上,一条黑亮的直线赫然出现,比用尺子画的还直。
- 曲尺:用两块硬木做尺身,一块长一尺,一块长八寸,在交接处凿出榫眼,用木楔固定,角度正好是直角。曲尺的内侧刻了简单的刻度(用炭笔标了“寸”“分”),用来量尺寸、找直角,比之前用的石尺精准多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原始霸主:天启之力伴我行请大家收藏:(m.20xs.org)原始霸主:天启之力伴我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